那闻名整个河南府的书院山长,竟然是这么一个小孩子?骗人的吧!
不,也不一定,他们这些文人一贯变态,什么事做不出来?不是还有过让十二岁少年做宰相的么?
真是可怕,他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估摸着还在军营里打架玩泥巴吧?
人家呢,已经开始教徒弟了?
柏大将军怀疑人生的掀起帘子,进门拜见自己父亲,压下不提。
且说童启出了东门,一路摸摸逛逛,见到周围民生欣欣向荣,一片繁华,正开心着,突然见到角落里一个小乞丐蹲在一旁,正翻看着手里的破纸,念念有词。
他好奇的探头看了一眼,忍不住插嘴道。
“是归乡的归。你在自学《千字文》吗?”
那小乞丐被吓了一跳,回头见到童启的个头,又瞬间松下了心,看看左右,道。
“不是,我只是想多认几个字,然后去学几个话本,当个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
童启觉得有趣,这还是头一次见到乞丐有这种想法的,他不禁蹲在一旁,跟对方细聊了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如果能认字,做其他的职业不是更好一些吗?”
比如酒楼管事的?
听说那才是识字百姓就业排行榜第一位的工作。
“不,我觉得说书先生就很好,能够听各种的故事,而且还能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落于纸上,世世代代传下去。我就希望自己以后也能这样,把童启拜师,还有童启大师兄的故事都记录下来,等哪日他当上官了,名垂青史,那我这小乞丐也就成了古今中外第一人了!”他得瑟的说道,眼中尽是憧憬与目标。
童启:……
好家伙,我就说我的事情怎么总是传播的那么快?
合着靠的是你小子孜孜不倦在外面给我说啊!
竟然还想着给我立传,疯了吧!
童启尴尬的笑了笑,委婉的想劝解一二,“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也不必拘泥于童启一个人吧?他今年才十岁,便是再如何也还有好久呢,大奉朝这么多厉害的人物,随便哪一个不比他强?你也可以记一记其他人的嘛!”
那小乞丐登时瞪了他一眼,提防的收起自己手中的纸张,往外挪了挪,“你懂什么?你了解童启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什么都不知道,有何资格评判?哼,不跟你说了。”
他起身离开,干脆利落,搞得童启反倒像是坏人。
他摸摸鼻子,只能将口中解释的话重新咽了下去。
原本怀中想送出去的横线笔记本,也没来得及送出去。
回到书院,几个学生已经皆回来了。
有着钦差及柏大将军的接手,救济灾民的事情已经用不着他们管,河南府木知府受到了极大封赏,连升三级,明年初便会被调到京都去,就任提点刑狱公事。
学生们自然也顺理成章结束了课外实践,重新回到书院里,继续读书。
常仕进非常不服,暗地忍不住嘟囔道,“那木知府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坐着便收尽了好处,倒是我们跑上跑下,反倒替他人做了嫁衣,也太不公平了吧?”
杨舟万宽慰着,“这也正常,朝廷丢了那么大一个面子,需要挽回一些尊严,而木知府就是推出来最好的活字招牌,咱们又不在官僚体系之中,在其他人眼里可不就只是帮帮忙?”
“可那琉璃方子,明明就是咱们山长拿出来的啊。”
几个学生愤愤不平,将心中的怨念压了下去。
可作为主角的童启,却毫不在意。
因为,他心心念念的食堂,终
于解锁了!
第19章解食堂
因童父走镖重伤未愈,童母每日都必须得住在山下,细心照顾。
童淳一下子沦落为了“留守儿童”,无人管束,只得回到书院,和大家一起读书。
虽有继本叔、谢羽帮忙照料,可难免还是会感觉到无聊。
这日,他一个人背着小手在书院内闲逛着,突然见到厨娘的女儿小花蹲在园子里,正低头写着什么字,不由好奇的探出脑袋来。
“你也在学《千字文》吗?那个字不是那样写的,是这样。”
童淳从她手中接过小木棍,重新在地上写了一遍。
小花满脸惊恐,忙跪在地上不住求饶道,“我错了,求您别赶我走,我不是故意要学这些东西的,我只是听到大家在读,所以,所以,我再也不敢了……”
童淳疑惑的眨眨眼,“我为什么要赶你走?你喜欢读这些?我那里还有好多哥哥给的呢,回头可以借给你看。”
小花怔愣两秒,颇有些不解。
之前她随母亲住在五品官家里的时候,也曾听到过小少爷念书,偷摸跟着学了几个字,却不料被夫人现,差点就要打断她的腿,将她卖出去,还是母亲不断求饶,这才勉强放过,饶是这样,也罚了一大笔银子,说是女子卑贱,阻挡了他们家的文气之类的……
因此即便如今住在书院,每日听着朗朗读书声,她也不敢乱学。
这次是实在忍不住了,才写了几个字,不料竟被山长弟弟看到了,还以为会得到一次辱骂,没想到对方却像是比她还觉得感到奇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