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甄嬛传皇子爱上妃子 > 番外1 雍正地宫那点事论坛体(第2页)

番外1 雍正地宫那点事论坛体(第2页)

展馆里有一部分的奏折朱批展出,你可以看一般情况下大臣给雍正上奏折,不管是正事还是问安,都要在其中提上几句太子,要不是胤禛授意上行下效,放在小心眼的皇上那太子都不知道没了多少次了。

ol

接上楼,根据能查得到的史料确实是这样,在一些重要节点上(封瑞亲王,立太子,大婚),都能找到不少的百官上贺奏折,甚至昌和帝大婚的时候正好是雍正病重,担心自己耽误了儿子的大事,史书上明确记载了他命令百官必须给太子奏贺表。

另外野史里还有一种说法,说上书夸赞太子的笔墨越多文采越好态度越真,就得皇上的朱批越多,甚至还有人依靠着捧人的文采升了官,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我感觉确实是胤禛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l

我滴妈,担心自己重病大臣们不敢祝贺太子的喜事,所以亲口命令众人必须祝贺,还得祝贺的有文采,这是什么人间真情,这一口我先磕为敬。

l

是啊,胤禛这个不折不扣的儿子控,光看那个最出名的“雍正携子行乐图”就能看出来了,没时间带儿子出去玩,就让人想象着画出来,从弘昭一岁到十六岁一年一幅,一幅画一个身份,堪称大清spay第一人。

l

哇,那这么听下来昌和帝好幸运啊,这样的爹在身边护着,自己又是个有能力的,那岂不是直接爽到飞起!

l

是也不是,不是有句“土话”吗,得到的越圆满,失去的才越痛彻,你看弘昭之前十六年被这么偏爱着,可他却是整个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位时从未正式办过寿宴的皇帝。

十六岁之后的下一次寿宴就是五十岁退位之后,永瑞主张给办的了。

l

我渐渐学会把生日过成一个平常无比的日子,可曾几何时,我也无比期待着那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l

妈耶,楼我们只是网友你越界了。

l

据野史记载,“雍正携子行乐图”是在胤禛已经驾崩之后,才辗转送到弘昭手上贺礼,那你说他在那日过后,每年的生辰会不会都期待着还有这样的惊喜能降临,还能再从这些东西上感受自己去世父亲的熟悉气息。

l

过分了过分了,怎么还追着杀!

l

其实很难说死别这件事到底是胤禛更难过还是弘昭更难过,但是活着的人总是会承受更多的漫长痛苦却是真的。

ol

是啊,所以我们昌和登基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命人着书立传,上上下下不管是有官职的大臣还是布衣书生,都要写诗词文章夸赞世宗功绩人品,他也希望世人能记住这位勤政到身子垮了的帝王吧。

l

不得不说清朝的诗词能展起来,绝对是少不了雍正帝昌和帝这父子俩的功绩的,动不动就要写诗,就算是走量也能有那么一些传世佳作出现了。

l楼主

等等,等等!我一会没看怎么这么多评论了,这就是皇家父子界顶流的实力吗?

l

捕捉一个楼主

l

楼主出来了,别吊胃口了,赶紧解答一下要不然举报引流封楼!

l

举报+

l

举报+

l楼主

别急,重磅消息这就来。

l楼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