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历史不是哈哈镜 > 第15章 屠杀离百姓并不遥远(第2页)

第15章 屠杀离百姓并不遥远(第2页)

清末义和团运动期间,亦有大规模对教民、传教士及“洋人附庸”的民众屠戮事件。

每一次民族冲突、宗教动乱,都会形成“身份标签化”,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是什么”。只要被划为“敌对群体”,不分男女老幼,全城清洗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连坐制度”:一人犯法,全家、全族、甚至同村、同里、同郡受罚。明清时期更展出“族诛”“里甲连坐”等变体。

例如:

明太祖设“告奸条例”,鼓励举报,若举报不实连坐三代;

清代“文字狱”案件,涉案者亲属皆流放,房产查抄;

某人逃税,全甲承责,数百人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人犯错,全村陪葬根本不稀奇。特别是在边疆、战时、造反高地区,官军常常为了“肃清”,直接按甲按户斩以立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越回去若住在村子里,一旦“谁家儿子走了匪路”,你哪怕跟他没来往,也可能在某天夜里被军队拉去挖坑,直接活埋。

政策失败也会变相“屠民”。有些屠杀不是刀枪下的直接屠戮,而是灾政、恶政、昏政间接造成的大量人口死亡,在统计学意义上同样是“屠民”。

例如:

明万历年间,“辽饷加派”,税役压垮北方百姓,无力还税者处杖、下狱、逃亡;

清乾隆后期,“丁银并征”,以人头收税,致大量弃儿弃女,“人口断层”严重;

清末“东南互保”,对“非保户”居民“按乱党处置”;

粮荒期间,仓库不粮反征粮,饿死者数以百万计。

在这些体制性失败下,老百姓没有逃路,逃也死、留也死。没有人手持屠刀,却有千万把“制度之刀”割裂生机。

古代战事频繁,“报复性屠杀”极为常见,而且形式非常残酷:

杀男丁、辱妇女;

杀全家后挂示众;

“掘祖坟而洒骨”以绝后;

“以人血涂鼓”“剖心献城”等仪式性残杀;

用俘虏练兵、处死不服百姓示警。

这些都不是传说,而是大量正史、笔记、地方志所记录的真实惨剧。主角穿越回去要真敢当街怼官、劫狱放人、煽动民众,根本轮不到“审讯”,当场腰斩或“凌迟三日”才是常规处理。

即便政权稳定了,往往也要清算所谓的“奸民”“反动分子”。如:

清初“文字狱”;

明初“胡惟庸党案”;

唐代“党项案”;

北宋“王安石新法后整肃旧党”;

甚至太平天国内部也大搞“东王西王整风”,屠戮自己人。

百姓若“说错一句话”“亲戚曾是乱党”“房东曾藏贼”,都有可能被视为余孽处理。

这些非战争时的“政治屠杀”,更诡异、更系统、更无法预测。

百姓不是远离屠刀的人,是最接近血腥的人。古代中国的百姓,并不是浪漫笔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生活者。他们是在暴政、乱世、灾荒、权谋、征服之间苦苦挣扎的最底层受难者。

他们的命运,从不由自己掌握——一纸官令、一句谗言、一场战败、一次改朝换代,就可能换来整个村子的消失。

所以,那些小说里穿越者“混在百姓中避祸、平安生活”的设定,更多是理想主义幻想。真正的历史,是无数无名者,在“无罪”中死去。

屠杀离百姓,从不遥远。穿越者若真去了那个时代,最要学的不是“权谋”,而是“如何活下去”。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