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奴婢做了一桌子菜,就等您回去吃呢。”曼姝抹了把眼泪。
“别哭,你们先回去,这里太乱了,不关你们的事。”
曼姝道:“娘子再等等奴婢,奴婢再去求夫人,让夫人来为您主持公道!”
“别去了,你肯定已经去过了吧,她来了吗?她不会管我的。”
曼姝又道:“娘子,奴婢再去求老爷来为您主持公道——”
崔姨娘突然发话,“别大费周章了,你看看这潘府谁能救她?没有人,这潘府都听我崔枫儿的。”
“别在这演主仆情深了。来人!给我继续用刑!”
两个壮汉又拿来拶子,想要给潘棠套上。
此时,有家仆从门外来通报:
“姨娘,不好了,外面围了许多百姓,点名说要见二娘子。”
她眼中含泪,难得弱柳扶风一回。
崔姨娘道:“什么?见她做什么?”
家仆:“不知道啊姨娘,他们说是要当面感谢二娘子,现在围在潘府门外不肯走,门卫们都拦着呢。”
“别慌,我去见见。”
打开大门,崔姨娘带着几个家仆站在门口。她一向以和善贤良出名,在街坊里名声也不错,此时必然是以礼相待。
只见潘府门口围着几十个百姓,为首的是一对夫妇,手中抱着个小女孩,旁边,由两个小厮打扮的人手中各托着两个托盘,上面各放了两件精美的衣衫。
崔姨娘心中疑惑,面上却不显,和蔼笑道:“不知今日各位街坊邻里到我们潘府门口来是为了何事?妾必定妥善招待大家。”
为首的男人行礼道:“您就是潘夫人吧,我要找潘府的二娘子和三娘子,感谢她们对小女的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这位郎君莫不是弄错了。我家二娘子和三娘子皆养在深闺,怎会有机会救了令爱?”
男人道:“不不,二位娘子的救命之恩万不敢忘记,当日小女落水,是二位娘子踏青路过,派身边的侍卫将小女救下。二位娘子菩萨心肠,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报答,给孩子做个榜样!”
“原是如此。”崔姨娘掩饰地笑笑,“没想到我家二娘子和三娘子竟然如此古道热肠。只是”
“只是不巧,二位娘子如今正好都生病了,你当面答谢她们怕是没有机会。甚是遗憾啊。”
男人道:“怎会?二位娘子当日见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生病了,唉!潘夫人,我家是在东市开成衣铺子的,东市就属我家铺子最有名,这是铺子中最精美的两件衣裙,是我夫人特意为二位娘子做的,还请您收下。”
“这是自然,我一定会好好转告她们的。”崔姨娘笑道。
指着身边的丹草去将两个托盘接下。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散了吧。多谢店主的好意了。”
“潘夫人不用客气。”男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