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频起风波,前朝随之震荡。
荣婕妤被赐死,李氏一族清算,朝中与其有姻亲之世家纷纷休弃李氏女,唯恐祸及己身;
沈婕妤禁于宫室之时,北疆战事正酣,沈将军父子尚在沙场浴血奋战,京中沈夫人悲痛欲绝,频频往镇北侯府求情,恳请皇后代为转圜;
曲家行事尤为反常。曲宝林配掖庭,曲仁绍(曲宝林的父亲,曲美人伯父)连夜呈递请罪折,字字泣血,自称“教女无方,上负天恩”,其惶恐之态溢于言表。
“曲大人这是弃卒保车,放弃这个亲生女儿了?”
绿柳这日从仁明殿代孟姝晨省回来,正巧撞见景明往掖庭去,便顺带打听了些风声。
孟姝指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书页,闻言讥讽道:“如曲大人这般明哲保身的‘聪明人’,采女这样不入流的位分,他显然是放弃了。宫里不是还有位八面玲珑的侄女么,这么些时日过去,他自然知道该押谁的注了。”
冬瓜捧着新炖好的汤进来,见孟姝又在翻书,当即蹙着眉头将书册抽走,“怎么又看起书来了?简太医说了好多回,孕中不宜劳神。”
绿柳正收拾案几上的书卷,闻言促狭一笑:“房司膳这般听简太医的话,怎么自己倒不服那肥儿轻身丸了?莫不是”她故意拉长声调,眼波在冬瓜身上打了个转,“莫不是嫌苦不成?”
冬瓜被她一噎,耳根微红。
孟姝笑着道:“冬瓜又没病没灾的,何必非要用那药丸子。”
“姝姝说得对,我可不吃了,又苦又涩的还噎嗓子。”
孟姝刚搁下汤匙,便见夏儿引着纯妃款款而入。
纯妃今儿身着鹅黄织锦宫装,薄施粉黛,鬓边簪了支桃花簪,瞧着比往日鲜活。
云夫人前日来信提及,已筹划纯妃三月底移居行宫。
周太后那头听闻纯妃有孕的消息,也格外欢喜。云夫人行事周全,礼数做的足,特意带着甄府医往宜春宫请安。
甄府医虽无太医头衔,却医术精湛,为周太后诊脉调理颇见成效。待纯妃去了宜春宫后,也可顺理成章的留下,由他专职照看胎象。
孟姝见纯妃眉间犹带倦色,知是刚从齐嫔处回来,便温声问道:“令仪公主可大安了?”
纯妃坐下后唏嘘道:“说来当真玄妙,那日法事刚结束,阿福的高热就退了三分。如今不过四五日光景,竟已大好了,何医正说再调养几日便可无碍。”
侍立在侧的蕊珠忍不住接话:“倒真是便宜了沈婕妤。同样是巫蛊之术,荣婕妤赔了性命,她却只落个幽禁宫室的下场。”
“沈家父子在北疆效力,正是朝廷用得着的时候。若沈将军立了军功,沈氏复出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纯妃唇角勾起一抹讽意,她眼里揉不得沙子,眼见着是对皇上的做法有些成见。
北疆战事吃紧,听说已打了一回败仗,战报虽未明,纯妃和孟姝早就得了消息。
孟姝闻言淡淡道:“明面上月环认下所有罪状,皇上酌情开恩,也是给沈家留了余地。”
沈家与赵郡李氏不同,后者虽为百年望族,族中子弟遍布州县,却多是困守地方的闲散文职。这般钟鸣鼎食之家,看似树大根深,实则早已是朝廷案上鱼肉——待其膏腴丰盈之日,便是刀俎加身之时。
李氏族长显然也有所忧虑,这才效仿临安侯旧路,想着送女入宫以固根基。可惜世家贵女养尊处优惯了,终究不谙深宫险恶,失去分寸一步行差踏错,反倒加了家族倾覆。
孟姝私以为,若论深谋远虑,当属临安侯与云夫人为最。
文有嫡子唐临科举取仕,武有姑爷宋承锐驰骋沙场。但饶是如此,夫妻二人依旧为纯妃入宫早早筹备,用了这般多心力,才保得二小姐入宫便是妃位。
孟姝正凝神思量,忽听纯妃轻叹一声。
“昨儿个荣秀姑姑进宫探望太后娘娘,顺道也去了福宁殿面见皇上。再过些日子我就会以替太后娘娘抄经的名义去行宫了。”
孟姝执起她的手,温声宽慰:“此事早已商量妥当,婉儿此去有甄府医照料,夫人也可安心。”
纯妃点了点孟姝的脑门儿,眼中满是牵挂,“我可不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在宫里头。你临盆在即,我将明月留下,你万不可让她离你半步。”
明月当即上前,向孟姝行了一礼,“夫人也叫奴婢留下护卫娘娘,娘娘可不能赶奴婢走。”
明月身手了得,若她留下,绿柳也觉着心里头安定,她悄悄打量孟姝的神色,生怕孟姝说出拒绝的话来。
性子爽利的冬瓜抢先开口:“明月若留下固然是好,夫人可给娘娘身边另安排了懂拳脚的丫鬟?行宫里虽说清净,到底也需防备着些。”
梦竹闻言柔声道:“夫人早有安排。周师傅特意选了个身手好的,以医女的名义跟着甄府医一同去行宫。”
梅姑姑眼中含笑,欣慰道:“瞧瞧,她们几个都念着两位娘娘。奴婢自幼服侍夫人,见惯了尔虞我诈。像咱们这样上下齐心的,当真是难得一见。”
孟姝抬眸与纯妃四目相对,两人眼底皆漾开笑意。
明月就这般留了下来。
慈宁宫。
许是那枚人偶的缘故,姜太后病了两日。
这日,皇上携皇后前往慈宁宫探望,姜太后斜倚在填漆雕凤榻上,面上已经没什么病容。庆昭仪跪坐榻前侍奉汤药。
“昨儿个荣秀奉命过来探望哀家,说是周姐姐忧心北疆将士,日夜在佛前诵经。皇帝合该常派人去问安才是,免得朝臣们议论天家失了孝道。”
姜太后指尖轻抚腕间佛珠,眼底掠过一丝晦暗不明的情绪。当年先帝在位时,她不过是个谨小慎微,又不得宠的妃嫔,多蒙当时的周皇后照拂。如今自个儿的儿子继位,两宫太后并尊,仿佛她始终被压着一头。
“母后安心,”皇上在紫檀圈椅上落座,“儿子已命景明隔日代朕去请安。”
庆昭仪闻言心中微动,“臣妾听闻临安侯夫人荐了位民间圣手为周太后调理,颇见奇效。”
皇后微笑着接话:“要说孝心,纯妃妹妹最是周到,连带着临安侯夫人也时常去行宫亲近太后。”
姜太后面色稍有不虞,沉吟半晌后道:“先前纯妃便常去寿康宫抄经,眼下不如让她去一趟行宫,一则抄经祈福,二则也好代皇帝尽些孝道。”
喜欢鬓花颜:陪嫁丫鬟请大家收藏:dududu鬓花颜:陪嫁丫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