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轻轻地叹了口气,她的声音有些沙哑:“老公……谢谢你……”
“我们是夫妻。”我轻声回应,“我应该的。”
我知道,这次社区活动的尝试,虽然伴随着白雪的不安和紧张,但她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她尝试着去面对外界的目光,也感受到了他人的善意(那个小女孩),以及她内心的力量(她主动的回应)。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只要她愿意走出房间,只要她愿意去尝试,即使再小的进步,也值得我为她感到骄傲。毕竟,我们都在这条漫长的康复之路上,相互扶持,一步步地向前。
那次社区活动之后,白雪虽然经历了最初的紧张和不适,但她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似乎被触动了。她开始对外界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不再是完全的漠视。尤其是那个阳光快乐的轮椅小女孩,似乎在她心中播下了一颗微小的种子。
林医生在了解到白雪的反应后,建议我们继续尝试参与一些更具互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特别是与儿童相关的项目。她认为,与纯真的孩子互动,能帮助白雪更好地建立起人际连接,也能让她在付出中找到自我价值。
我将这个建议告诉白雪时,她没有直接拒绝,只是眼神中充满了犹豫。她担心自己的容貌会吓到孩子,也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我鼓励她,“比如,去社区的儿童活动中心,帮忙整理图书,或者在不直接接触孩子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白雪沉默了很久,最终,她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她是在为自己做心理建设。
几天后,我带着白雪来到了社区儿童活动中心。这里是社区里孩子们课余时间活动和学习的场所,充满了童真和活力。墙上贴着五颜六色的画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白雪戴着口罩,显得有些局促。她小心翼翼地跟在我身后,像一个初入陌生世界的孩子。
活动中心的负责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她并没有因为白雪的口罩而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今天的工作——协助孩子们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比如折纸,画画。
白雪听到要直接接触孩子,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我握了握她的手,给予她支持。
“没关系,你可以先从旁边帮忙。”我低声对她说。
白雪点了点头,她走到一张摆满彩纸和剪刀的桌子旁,默默地开始整理材料。她动作很慢,但非常认真。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跑了过来。他们都是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年纪,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张撕破的彩纸,扁着嘴,眼看就要哭出来。
他的妈妈正在忙着和另一位家长交流,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