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行舟一针见血,苏蕴雪无言以对。
或许是与在现代的经历有?关,苏蕴雪长大后发现自己性情有?些淡漠,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也很难对异性产生感情,对孟行舟,也是感激多过喜欢。
孟行舟对她的感情真挚而毫无保留,反而显得她十分卑鄙,她愧对这份感情。
孟行舟走?后,苏蕴雪沉思良久,跟崔嬷嬷说:“嬷嬷,我还是决定离开,桂花婶和冯叔留在这,宅子和田地由他们守着?,若是以后回来,还有?一份保障,若是以后我不回来,这些东西足够他们养老。你?若要留下来,便和桂花婶他们在一起吧,我拿银子再?买个宅子,田地的收成你?们一起分。”
看孟行舟这个样?子,若是苏蕴雪还在松江,他短时间是无法放下的,再?者,若是她也要从?商的话,以后在松江府,更是与孟行舟低头?不见抬头?见,既然?这样?,索性离开,断的彻底,对双方都好。
刚才孟行舟来的时候,崔嬷嬷就在门外,将他们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心中也是十分可惜,本来多好的一门亲事,被毁成这样?,孟家?大少爷多好的人哪!哎……
崔嬷嬷道:“事已至此?,小姐要走?就走?吧,桂花婶他们另论,别再?说让我留下的话了,您一个姑娘家?的,独自一人能去哪,我能放心吗?”
苏蕴雪抱着?崔嬷嬷的腰,把头?靠在她怀里?,依恋地蹭着?:“嬷嬷,你?真好!谢谢你?~~”
崔嬷嬷看着?怀中撒娇的人儿?,叹了口气,自己养大的闺女,除了宠着?还能怎么样?呢。
苏蕴雪很快就定下了离开日子,就在十一月,趁现在天气不是太冷去哪都便利,再?晚就只能等开春了。
孟行舟来的时候给?了她三份户贴和路引,一份崔嬷嬷的,两份是她的,一份女子的身份,一份男子的身份。上次逃出京城的路引也是孟行舟为他准备的,苏蕴雪摸着?手中的文书,心中的愧疚更深一层。
于是她离开前,绞尽脑汁写了一份商业营销策划方案托冯叔转交给?孟府。
她前世是在一家?小出版公司的办公室上班,做的都是些打印复印、写材料、跑腿的杂活,刚入职没多久,还没来得及接触核心业务,就嗝屁了,所以对一些现代商业的经营模式,知?道的也不多。
孟家?是以松江的棉布生意为主?,经营着?几?个绸缎庄,江南一带有?名的纱绫绢布等,都能在孟家?的铺子里?找到。
苏蕴雪只能将前世接触过、听?说过和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些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都写进去,七杂八杂写了一大堆,甚至连“第二件半价”这种东西都写进去了。
她不知?道能不能帮到孟家?,目前为止,这是她尽自己所能可以做到的报恩方式了。
之后她便简单收拾了行礼,和桂花婶和冯叔告别后,带着?崔嬷嬷坐上了一艘货船,一路南下。
同船
策划书送到孟家的时?候孟行舟正好不在,便被?下人送到了孟老爷手里,彼时?孟老爷正在书房检查孟行毓的功课。
孟老爷听?说是东荣巷那边送来的东西时?,看了册子封面的名称还不以为然,起?初只是漫不经心地随意?翻了翻,然而越看惊讶,越看越慎重,越看越仔细。
孟行毓温完书,在旁边等了老半天,见?父亲还在来回?翻看手中的册子,不由问:“父亲,您手中的书册是什?么,您已经看了好几遍了。”
孟老爷才回?过?神,顾不上和小儿子说话,连忙召来下人,问:“送这册子来的人呢?快让他进来。”
下人回?禀:“送东西来的是东荣巷的老冯,已经回?去了,他说这是他们家外甥女给孟家的谢礼,他们家大姨姐和外甥女今天就要南下,这是离开前让他送到孟府来的。”
孟老爷捏紧了手中的策划书,这里面的内容虽说写?的十分简单浅显,但很多想法别出?新?意?,有独见?之明。其中提到了很多“多品牌组合”、“产品多样化?”和“品牌管理与推广”等新?奇的点子,里面提到的“品牌”应该就是指商铺或者货物的招牌字号。
江南一带的商贾做生意?,大多都只是将自家的招牌打出?名气,就像他们孟家,很多人来松江买布都认准了孟家商号,然而世人多喜新?厌旧,孟家商号的布买多了会腻,为了图新?鲜也会去其他的商号逛逛。
这册子中所写?的大致意?思是希望孟家根据货品的风格和种类开设不同的字号,字号之间各有千秋,互不干涉,相当于?在孟家的总招牌下创造数个子招牌,制造新?意?以留住顾客,而顾客买完这家去那家,买来买去,最?后买的都是他孟家的东西。
松江府衣被?天下,做布料生意?的商贾多如牛毛,他们孟家也不过?是中上之游,若是能将册子中提到的想法细细落实,让孟家的名号不仅仅局限于?布匹,而是扩大到更多相关领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那孟家何愁在松江乃至江南的商贾之中排不上号。
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竟然能有这么多独特的想法,看这册子写?的密密匝匝,应是将她所知倾其所有,且在得知他的意?思后选择离开松江,毫不拖泥带水。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却又果断决绝,实在是太聪明,太通透。要是没有那些?事,这姑娘成了子元的媳妇,两人携手,定能将孟家的生意?发扬光大,孟老爷怅然,是他们家没这个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