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村里人人都夸林染聪慧沉稳,她们早忍不住来问了。
“我要做纺车卖。”林染瞄一眼她们疑惑的神情,笑道,“样品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林萧“哦”了声,默默的刨木头。
各家都有纺车,阿染的纺车做得再好,谁愿意扔了还能用的,换成新的?
就是卖得再便宜,也卖不出去多少件吧?
雇人砍树,找木匠师傅做,都得花不少银钱,卖便宜了,阿染得赔钱。
林染挑挑拣拣,拿一个转轴给林萧:“若是让阿姐做这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阿姐多久能熟练?”
林萧想了想:“东西简单,就是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能需要练几天。”
林染:“我定了二十套家伙什,每人只做其中的一样,等卖的时候再组装。而且这些零件大小形状都一样,若是哪里使坏了,买一个回去,换上就能用。”
织布机麻烦一点,纺纱机简直是木匠看几眼,就能仿制的程度。
但,如果她卖的,比木匠打的便宜呢?
这里的木匠可都是一个人,打整个纺车的所有部件。绝对没有她单一流水线,山寨作坊出来的便宜。
林萧直觉,林染说的话里有什么,很关键的东西。
但她想不明白。
谢韵仪倒是想到了部件一样的好,若是自己就能替换修理,就省了请木匠的银钱。
她虽然也没想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但林染说的不会错。
“阿萧姐姐,阿染都盘算好了的,你们不用担心。”谢韵仪笑道,“阿染的算术,可是在秀才试中得了第一的。”
林染瞥她一眼:“倒也没这么确定。”
知道林染有盘算,林萧不再担心了。
真不赚钱,那些木材卖给人打家具也成。
很快,柳树村就没有闲着的人了。
大热天的中午,原本家家户户都该睡会的,这会都在干木匠的活。
家伙什直接从林染这借,也不是做多难的活,有的就是刨一个木块,有的专门用拉钻打孔。另有一批人削树皮,锯木头。
除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有点难度,其余的,都是上手就能干。
自己砍根木头练熟了,就能去找林萧要阴干好了的木材。
闲着的时候就能做,做好交回去,根据容易程度,能拿十文到二十文。当然,若是做坏了,浪费了木材,也会扣一到两文。
这简直是,人在家中坐,钱从林家来!
林萧和江雪负责检验这些部件合不合格,每日收上来的部件,摆在林染家西厢房的架子上。
易天赐每天睡前都去看一眼,默默惊叹村人的速度,再算一算林染的花销。
八月十五是个好日子。
林染一大早就起来做月饼,今天私塾放假,易天赐和谢韵仪一起,帮着打下手。
土窑一次烤不出来多少,林染懒得麻烦,直接用蒸的。不过,她在系统的指引下,做了花形的月饼模具。
节日的氛围,在这些细微的仪式感里体现出来。平平淡淡的日子,因为这样的小雀跃,变得安适惬意。
为防翻车,林染准备了两样饼皮。
一样糯米粉加糖汁,用红苋菜汁染成粉色。一样面粉加猪油,不染色。
馅料只准备了一种:咸蛋黄绿豆。
咸蛋黄绿豆瘦肉馅,是林染前世与奶奶一起,做得最多的粽子口味。
梁国没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林染将端午的粽子馅,挪到了中秋的月饼馅里。
月饼的含糖含油量太高,也不知道奶奶今年,是不是还只吃四分之一块,余下的四分之三,给……另一个林染……
“阿染,面剂子这么大行么?”谢韵仪出声,打断林染的怔愣,“两种饼皮都一样大?”
林染:“行,皮薄了容易漏馅,厚了也不难吃。”
话刚说完,谢韵仪手上的绿豆漏了出来,紧接着,易天赐的糯米饼皮也破了。
两人齐齐抬头,四只大眼睛无辜的看向林染。
林染默了默:“我来吧,你俩负责压花,给白面皮上描图。”
易天赐星星眼:“阿染姐姐的手真巧!”
林染下意识道:“做得多了……”
谢韵仪眸中一惊,飞快的垂下眼皮。
她咬了咬唇,拇指掐进手心,竭力稳住心中涌起的晦暗。
月饼是一家人一起,在中秋节这天赏月才吃的点心。阿娘阿妈说,这是家里头一次吃月饼。
去年这时候,她和阿染整日上山,阿娘阿妈也忙,日子都过去了,才意识到给中秋节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