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自己的年纪也和他们差不多,所以说是老师,但是亦师亦友。
至于他们喊他老师的契机,那还是从强身健体的训练到教他们认字之后,村里人少,读书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在县城里了,所以有他这个教认字的,大家伙感觉催着自己小孩喊老师补了更厚的束脩,虽然也只是一些山货。
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这里有一棵还算高大的槐树,指挥大家围城一个圆坐下。
“我们这次的活动有多长时间,有人还知道吗?”
“一年?”韩信皱眉,这人赶紧缩回自己的脖子,假装自己刚刚什么都没有说。
“两年?”另一个人说了发现韩信表情更加不善,果断当场改口,“半年,我刚刚说错了。”
韩信的眉毛皱得能够现场挤死一只蚊子,但从这些个平视跳脱地不行的孩子,现在一个个像鹌鹑一样的表现,也知道。
他们是真不知道。
“我们在这里待一年。”
“那我猜的是对的!”第一个说话的人高兴表示,还没来得及和韩信对视,他又立刻望天看地,也没想着和韩信争辩什么。
韩信叹气,“你们都这么大了,家里也太放心了。”
“当然啊,家里还嘱托了我们,在外面努力干活,但也不要太累着自己,还是得全须全尾回去的。”有个人摸着自己的后脑勺,笑得很傻。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哪怕在广陵当苦力也没事。
韩信无语,“不会的,让你们当学徒去的。”
公输家也好,墨家也好,人脉不要太广,吸纳这么十三个学徒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他嘛,是去广陵当文书的。
“广陵县衙也在招工,要家世清白,去做临时的文书工作,也有一些衙役岗位,不过后者比较紧俏。”
张良的消息网更是全面,赢昭瑶确定好慢慢腐蚀,争取三个月拿下县长夫人的计划之后,他就找到了这个招工消息。
一行人可算是懂了自己的任务,而后韩信带着大家一起上了去广陵的船,在船上也是一起的,生怕有人掉队。
直到到了广陵,韩信把人都带到了墨家推荐的一个木匠的工坊,才松了一口气。
“你们在这多学一点啊。”韩信一个个拍了过去。
有人打包票,“放心吧老师,一年我们肯定会学得有模有样的。”
“谁说你们要学一年了。”他们身后,一个手上还拿着木头的木匠出来,他一边摩挲着手上的木料,一边跟这些少年说,“巨子那边说,你们在我这里学一个月,进度快的去跟李铁匠学,进度慢的,要去跟林木匠学呢。”
他说话速度很慢,尽量吐字清晰,生怕这些别的地儿来的小孩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没想到这些小孩听懂了的,很快有人反应过来。
“是不是学的快的,李铁匠之后就学新东西了,学的慢的是下一个木匠?不会有人一年学十二个不同的东西,有人一年学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