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并非长久之计。这些心腹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而他们的后代未必能有一样的才干和一样的忠心。”
谢况何尝不知道?所以才要广纳人才。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
谢宜瑶并不在乎,只说:“这就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了。”
相反,这对于谢宜瑶来说还算是件好事。
谢况身边真正的心腹越少,她到时候行事的阻力就越小。
所以,她不可能真心为谢况推荐可用之才,而没有别的目的。
谋定后动(六)“好吧……听殿下的便……
“说到心腹,怀香,你之前说可以去官办的学馆中寻觅人才,我有了些眉目。”
“贵主是有人选了?”
“还没有,”谢宜瑶摇摇头,“我打算亲自去看看。”
她派出去的人,只是稍微试探清楚了形势,并没能找到真正可用的人。
“可是,以公主的身份……皇帝会同意吗?”
谢宜瑶微微颔首,说到:“你且附耳过来。”
……
自从南楚皇帝下诏尚佛后,京城内外的伽蓝精舍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然而随着京城的常驻居民数量日益增加,能再造佛寺的空地早已不多,因此部分会像石城寺那样建到郊外,也有一些会直接将城内的宅第直接改建为佛寺。
就连谢家故居,都在谢况的旨意下改建成了佛寺。
于是谢宜瑶也紧跟潮流,将几处宅院改建成了佛寺,这些是三年前赈灾时,谢宜瑶在京城内购入的,本来打算用来安置流民,
然而后来遇上谢况严查户籍,大部分人被送到了城外的的庄园充作佃户,以此来躲避搜查,因此这几处宅院大多都空闲了下来。
谢况只当这些宅院本就是为了建造佛寺才购入的,为此还夸奖了谢宜瑶。百姓也道临淮公主素来有善心,又在城中建了许多寺庙,可谓是功德无量
谢宜瑶却依然惦记着这几座寺庙的实际作用。
这是她出资建设的,里头的僧人也是领了她的好处,故而要让他们帮衬着自己做什么,也能方便很多。
现在,谢宜瑶带着灵鹊、飞鸢以及裴贺,在城南的一处佛寺汇合。
这里上个月刚竣工,还并未正式对外开放。
谢宜瑶乔装打扮了一番,不同于平日,她穿的是京城中男子时兴的装束。她的计划着混入隔壁的学馆,亲自打听消息。
再不济,也能满足她的一点好奇心。
而且,她好久没有自由自在地在市井中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