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讲解资治通鉴 > 第175章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第1页)

第175章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第1页)

不久后,汉哀帝看了王嘉在狱中的供词,回想起他说的话,正好御史大夫贾延被免职,夏季五月乙卯日,便任命孔光为御史大夫。到了秋天七月丙午日,又让孔光当了丞相,恢复他原来博山侯的封爵;同时任命汜乡侯何武为御史大夫。这时汉哀帝才知道之前孔光被免职是冤枉的,就责怪那些亲近大臣诋毁孔光,说:“傅嘉以前做侍中,诋毁诬陷贤能之人,诬告大臣,让有才能的人长时间得不到任用,把傅嘉免为平民,打回他的老家。”八月,何武调任前将军。辛卯日,光禄大夫彭宣担任御史大夫。

司隶鲍宣因为羞辱宰相,拒绝接纳使者,没有尽到臣子的礼数,被判减去死罪,改为剃戴枷服劳役。

大司马丁明向来敬重王嘉,对他的死很是怜悯。九月乙卯日,汉哀帝下诏书罢免丁明,让他回家。

冬季十一月壬午日,任命原来定陶的太傅、光禄大夫韦赏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己丑日,韦赏去世。

十二月庚子日,任命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下诏书说:“把你提拔到三公之位,让你作为汉朝的辅佐!今后要尽心尽力,纠正各种政务,秉持公正之道!”这时董贤年仅二十二岁,虽然位列三公,却还兼任给事中,掌管尚书事务,百官都要通过董贤向皇帝奏事。因为董贤的父亲卫尉董恭不适合继续在九卿的位置上,就把他调任为光禄大夫,俸禄为中二千石;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担任驸马都尉。董氏家族的亲属都担任侍中、诸曹等职,有资格参加朝会,他们得到的恩宠过了丁氏和傅氏家族。

当初,丞相孔光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董贤的父亲董恭是御史,在孔光手下做事。等到董贤成为大司马,和孔光一同位列三公。汉哀帝特意让董贤私下拜访孔光。孔光一向恭敬谨慎,知道皇帝想尊崇宠信董贤。听说董贤要来,他就穿戴整齐,出门等候,远远望见董贤的车子,就退回到门内。董贤到了中门,孔光又走进内室,等董贤下车后,他才出来,用非常恭敬的礼节拜见、迎送董贤,不敢用对待平等宾客的礼节。汉哀帝听说后很高兴,立刻任命孔光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从此,董贤的权势几乎和皇帝一样大了。

当时,汉成帝的外戚王氏家族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担任侍中,弟弟王闳担任中常侍。王闳妻子的父亲中郎将萧咸,是前将军萧望之的儿子。董贤的父亲董恭很仰慕萧咸,想给儿子董宽信求娶萧咸的女儿为妻,就让王闳去说媒。萧咸听了十分惶恐,不敢答应,私下对王闳说:“董公担任大司马,册封诏书上说‘允执其中’,这可是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用的话,可不是任命三公的常用言辞,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看到这话都心里害怕。这哪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能承受得起的呀!”王闳这人有智谋,听了萧咸的话,心里也明白了。回去就如实告诉董恭,详细转达了萧咸自谦不敢高攀的意思。董恭叹息道:“我家怎么就得罪天下人了,被人害怕成这样!”心里很不高兴。后来汉哀帝在麒麟殿摆酒宴,董贤父子和亲属都参加,侍中、中常侍也都在旁边。汉哀帝喝了点酒,不紧不慢地看着董贤,笑着说:“我想效法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你们觉得怎么样?”王闳上前说道:“天下是高皇帝打下的天下,不是陛下您一个人的!陛下继承宗庙,应当把皇位传给子孙万代,这皇位传承的大业至关重要,天子可不能说玩笑话!”汉哀帝听了沉默不语,很不高兴,周围的人都很害怕。于是汉哀帝就把王闳打回郎署。过了很久,太皇太后替王闳向汉哀帝道歉,汉哀帝才又把王闳召回。王闳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帝王设立三公,是效法日、月、星,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应该是贤能之人。《易经》里说:‘鼎的脚折断了,里面的食物就会翻倒出来’,这是比喻任用的三公不称职。以前孝文皇帝宠爱邓通,也不过让他当了个中大夫;武皇帝宠爱韩嫣,也只是常常赏赐他而已,都没有让他们担任重要职位。如今大司马、卫将军董贤,对汉朝没有功劳,和皇室也没有什么亲近关系,又没有高尚的名声和品行来表率世人,短短几年就被提拔起来,位列三公,掌管宫廷禁兵,没有功劳却封爵,父子兄弟都平白无故得到提拔,赏赐多得把国库都掏空了,老百姓议论纷纷,在路上都交头接耳,这实在是不符合天意啊!以前褒国的神蛇变化成美女,生下了褒姒,结果扰乱了周国,我担心陛下您会因此遭受指责,董贤也会因为小人不知进退而招来灾祸,这可不是能给后世留下好榜样的事啊!”汉哀帝虽然没有听从王闳的话,但欣赏他年纪轻轻却意志坚定,也没有怪罪他。

评论:这段历史清晰地展现出西汉末年宫廷政治的荒诞与混乱。汉哀帝在人事任免上随意无常,先是错免孔光,后又恢复其官职,反映出决策缺乏深思熟虑。鲍宣因正常履职却遭严惩,凸显出当时纲纪的扭曲,直言敢谏者难以立足。董贤凭借皇帝的过度宠爱,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权势熏天,甚至连皇帝都公然表示有禅位之意,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政治秩序,更显示出皇权的滥用与朝廷的腐朽。孔光作为三朝元老,面对董贤竟如此谄媚,可见当时官场风气已彻底败坏。而王闳虽敢直言进谏,但汉哀帝依旧我行我素,表明此时西汉王朝的统治已陷入严重危机,统治者的昏聩、宠臣的跋扈、正直之士的无奈,都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已走向末路,即将崩塌。

喜欢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dududu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