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讲解资治通鉴 > 第184章 汉纪二十八 王莽上(第1页)

第184章 汉纪二十八 王莽上(第1页)

春天,生了地震。朝廷大赦天下。

王邑等人回到京城,往西与王级等人合力攻打赵明、霍鸿。二月,赵明等人被消灭,各县恢复平静。军队凯旋,举行了整顿军队的仪式,之后王莽在白虎殿摆酒,犒劳众将帅。下诏让陈崇考核评定军功,区分高下,依照周朝制度,爵位分为五等,以此来封赏功臣为侯、伯、子、男,一共有三百九十五人,诏书中说“这些人都是因为奋勇作战,向东向西出击,那些羌寇、蛮盗、反虏、逆贼,都来不及转身抵抗,就被及时消灭,天下因此全都归服”,所以论功行赏进行封赏。那些应当赐爵为关内侯的人,改称为附城,又有好几百人。王莽挖掘了翟义的父亲翟方进以及他先祖在汝南的坟墓,焚烧棺柩,将其灭三族,连后代子孙都不放过,甚至把他们同埋在一个坑里,还加上荆棘和五种有毒的植物一起埋葬。又把翟义以及赵明、霍鸿党羽的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旁,在濮阳、无盐、圉、槐里、盩厔共五个地方,在上面立起木牌,写道:“反虏逆贼如同鳣鲵一般。”翟义等人失败后,王莽就觉得自己的威德一天比一天盛大,得到了上天和众人的大力帮助,于是就谋划着要正式称帝这件事了。

大臣们又上奏,请求晋封代理皇帝王莽的儿子王安、王临为公爵,封王莽哥哥的儿子王光为衍功侯;当时王莽已经回到新都封国,大臣们又奏请封王莽的孙子王宗为新都侯。

九月,王莽的母亲功显君去世。王莽觉得自己代理皇位,继承的是汉朝大宗的后嗣,就为功显君服缌麻之丧,头戴弁帽并加上麻制的环状孝带,如同天子吊唁诸侯的丧服。总共去吊唁一次,会祭两次;并让新都侯王宗作为主丧之人,服丧三年。

司威陈崇上奏说王莽哥哥的儿子衍功侯王光私下嘱托执金吾窦况,让他杀人;窦况为此把人逮捕并依法处置。王莽得知后大怒,严厉斥责王光。王光的母亲说:“你看看自己,和长孙、中孙比怎么样!”长孙、中孙,是王宇和王获的字。于是王光母子自杀,窦况也死了。当初,王莽是以侍奉母亲、供养嫂子、抚养哥哥的儿子而出名,到后来却变得悖逆暴虐,却又用此事来显示自己的公正大义。让王光的儿子王嘉继承爵位为侯。

这一年,广饶侯刘京说齐郡出现了一口新井,车骑将军千人扈云说巴郡现了石牛,太保属官臧鸿说扶风雍县有块石头;王莽都派人迎取。十一月甲子日,王莽上奏太后说:“陛下遇到汉朝十二代皇帝三七之厄,秉承上天威严的命令,下诏让我王莽代理国政。广饶侯刘京上书说:‘七月中旬,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个晚上做了好几次梦,梦中有人说:“我是天公的使者。天公让我告诉亭长,代理皇帝应当成为真正的皇帝。如果你不相信我,这个亭中会出现一口新井。”亭长早上起来查看亭中,果然有一口新井,深达百尺左右。’十一月壬子日,正值冬至节气,巴郡的石牛,戊午日,雍县石头上的文字,都被送到未央宫的前殿。我和太保安阳侯王舜等人去查看,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天色昏暗,风停后,在石头前得到了铜符帛图,上面写着:‘上天宣告帝王符命,进献的人会封侯。’骑都尉崔等人也看到并做了解说。孔子说:‘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话。’我王莽怎敢不遵从此命!我请求以后祭祀天地、宗庙,向太皇太后、孝平皇后奏报时,都自称‘假皇帝’;但向天下号施令,天下人向我奏报事情时,不要再称‘摄’;把居摄三年改为始初元年;把计时的漏刻改为一百二十度;以此来顺应天命。我王莽日夜尽心尽力养育教导孺子,让他能和周朝的成王有一样的品德,向天下宣扬太皇太后的威德,期望让天下富足并教化万民。等孺子行加冠礼后,就把朝政归还给他,像周公的旧例一样。”太后批准了他的奏请。众人知道王莽这是在奉符命行事,暗示大臣们广泛商议后另外上奏,这表明王莽要正式称帝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

期门郎张充等六人谋划一起劫持王莽,拥立楚王。事情被觉后,他们都被处死。

梓潼人哀章在长安求学,向来品行不端,喜欢说大话。他看到王莽代理国政,就制作了一个铜柜,做了两个标签,其中一个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个写着“赤帝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这里的“某”指的是高皇帝刘邦的名字。书中说王莽是真正的天子,皇太后要顺应天命。图和书中都写了王莽的八位大臣,又选了两个名字好听的王兴、王盛,哀章趁机把自己的名字也加了进去,一共十一人,都写明了官职爵位,作为辅佐大臣。哀章听说齐郡新井、巴郡石牛的事情公布后,就在当天傍晚,穿着黄色衣服,拿着铜柜到高庙,把它交给仆射。仆射将此事上报。戊辰日,王莽到高庙拜受金匮神禅,戴上王冠,去谒见太后,回来后坐在未央宫前殿,下诏书说:“我德行浅薄,本是皇初祖考黄帝的后代,皇始祖考虞帝的子孙,也是太皇太后的远房亲属。皇天上帝显扬庇佑,成就天命,传承帝统的次序,通过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把天下百姓托付给我。赤帝汉朝高皇帝的神灵,秉承天命,传下让我继承国家的金策之书,我非常敬畏,怎敢不恭敬接受!在戊辰日这天,我戴上王冠,正式登上天子之位,定国号为新。应当更改历法,变换服色,改变祭祀用的牺牲,更改徽帜,改变器物制度。把十二月初一癸酉日作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把鸡鸣时分作为一天的开始。服色崇尚黄色以与土德相配,祭祀牺牲根据正朔应使用白色,使者节杖上的旄幡都用纯黄色,上面写着‘新使五威节’,以此来承接皇天上帝的威严命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莽即将正式称帝,先把各种符瑞呈给太后看,太后大为震惊。当时因为孺子尚未即位,传国玉玺藏在长乐宫。等到王莽即位,向太后索要玉玺,太后不肯给他。王莽派安阳侯王舜去传达自己的意思,王舜向来谨慎恭敬,太后一向喜爱信任他。王舜见到太后后,太后知道他是来替王莽索要玉玺的,就怒骂他说:“你们父子宗族,承蒙汉朝的力量,世代享受富贵,却不知回报,受托辅佐幼主,却趁机夺取国家,不顾及恩义。像你们这样的人,连猪狗都不吃你们剩下的东西,天下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况且你既然认为有金匮符命就该成为新皇帝,要变更历法、服制,那也该自己重新制作玉玺,流传万世,为什么非要这亡国不祥的玉玺,还想得到它呢!我是汉朝的老寡妇,早晚就要死了,想和这玉玺一起下葬,你们终究得不到!”太后边说边哭,旁边侍奉的宫女等都跟着落泪。王舜也悲伤得不能自已,过了很久,才抬头对太后说:“我们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王莽必定要得到传国玉玺,太后难道能始终不给他吗?”太后听王舜说得恳切,担心王莽会威胁她,就拿出汉朝传国玉玺扔在地上,交给王舜说:“我老了,也快要死了,你们兄弟迟早要灭族!”王舜拿到传国玉玺后,上奏给王莽;王莽非常高兴,就在未央宫渐台为太后摆酒,大肆奏乐。王莽又想更改太后在汉朝时的旧称号,更换她的玺绶,又怕太后不听从;而王莽的远房亲属王谏想要讨好王莽,上书说:“皇天废除汉朝,命令建立新朝,太皇太后不应该再称原来的尊号,应当随着汉朝的灭亡而改变,以顺应天命。”王莽把这奏章给太后看,太后说:“这话有道理!”王莽接着说:“这是个违背道德的臣子,罪当诛杀!”这时冠军张永献上有符命文字的铜璧,说太皇太后应当称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莽于是下诏听从这个建议。随后用毒酒杀死王谏,封张永为贡符子。

班彪评论说:三代以来,王公失去权位,很少有不是因为女宠的。等到王莽兴起,孝元后历经汉朝四代皇帝,成为天下之母,在位六十多年,她的几个弟弟世代掌权,相继把持国柄;五位将军、十位列侯,最终成就了新都侯王莽。皇位和国号已经改变,而元后还念念不忘握着一枚玉玺,不想交给王莽,这妇人之仁,实在可悲啊!

评论

初始元年,王莽篡汉的进程进入了高潮并最终完成。王莽在镇压了翟义等人的反抗后,更加肆无忌惮,通过各种所谓“符瑞”制造舆论,为自己称帝造势。他先是给自己的亲属大肆封爵,进一步巩固家族势力。在母亲去世时,还不忘利用服丧之事彰显自己的“正统”与“公义”。而各地所谓的“祥瑞”频出,不过是他自导自演的闹剧,为其称帝披上“天命”的外衣。哀章的铜匮更是荒诞至极,却成为他登基的“关键证据”。当王莽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时,太后的怒骂与悲泣,尽显汉室的无奈与悲哀。王莽虽最终称帝成功,但这一系列行径尽显其虚伪与残暴。他靠阴谋手段窃取皇位,却不顾及汉室的恩义,也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感受。而孝元后的妇人之仁,虽试图坚守汉室最后的尊严,却也无法阻挡王莽的野心。王莽的新朝建立在虚伪和暴力之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统治的不稳定,天下百姓即将陷入新朝的混乱统治之中,一场更大的社会动荡或许正在悄然降临。

喜欢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dududu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