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家有凶悍小夫郎by冰糖葫芦 > 8090(第2页)

8090(第2页)

交给县衙的粮食多了,能拿出来卖的粮食就少了,往年秋收之后粮价都会跌上一段日子,今年粮价不仅没跌,还涨了。

“不止是田税,而今镇上集市还有外头滚街串巷卖货的小贩,都要交商税了,柳叔和余三郎他们都交了一笔银子。县城里头也是一样,所以些挣得不多的小贩,干脆便不做了。”

听到里,严少成面色一冷。

镇上集市的摊主们赁摊位时交的租子,其实已经包含商税了,而今钟县令是让人交两份的税。

滚街串巷卖西的好些都是外头村里的农户,卖的都是自家种的菜和果子,本来就挣不了几个钱,只能补贴家用,还让些人交商税,实在有些过分了。

至于找县里些小贩收商税,就更说不过去了。大楚向来是行商交门税,坐商交商税,些小贩进城时交了门税,便不该再交商税了。

难怪到处生意都冷清了,大伙儿都挣不到银子,粮价又涨了,这生意能旺盛就怪了。

按理说县衙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鱼跃阁应当也逃不过,怎么生意还越来越好了?

严少成面色愈发冷峻:“们可有被为难?”

“怎么没有?”严少煊恨得牙痒痒,“前些日子县令办了个什么诗会,邀了县里好些商户的东家去赴宴,可咱们些人有几个懂作诗的?严大哥怕有危险,没让我去,他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也是那位县太爷敛财的脚段!人家拿了自己的诗文出来卖,还请了托,同他那师爷一唱一和,逼着们买县令的‘大作’!”

“严大哥迫不得已,花五十两银子买了一副对联,人家还嫌咱花得不够多呢!”

五十两!若不算奶油蛋糕的钱,鱼跃阁一月也才挣两百两呢,这一下就去了五十两,可把严少煊心疼坏了。

但他也知道,到了这赶鸭子上架的场合,晏小鱼若是不买,后头鱼跃阁定然要吃挂落,他也是不得已,要怪只能怪那钟县令不是个人。

其实县令这‘诗会’不是第一回办了,鱼跃阁以前都不用掺和,这次应当是奶油蛋糕卖得太好,招了人家的眼。

同别的商户相比,鱼跃阁已经算幸运的了,那日去的几个东家,几乎各个都买了一百两以上的西,只有晏小鱼五十两便能脱身的。

想必还是看严少成的面子。

严少煊将自己的猜测一并说了,严少成点了点头:“所以鱼跃阁而今生意这么好,是因为奶油蛋糕?”

“不全是。”严少煊摇了摇头,“还有别的酒楼都涨价了,只有咱们价钱一直没变动的因素在。”

粮价上涨,卖菜的小贩也少了,各个酒楼为了维持利润,只能涨价。

鱼跃阁不一样,铺子里用的米是村里些用了严少成免税名额的人给严少成送的米,用的菜是西岭村民家里种的菜,两样都没涨价。所以鱼跃阁的饭食也未涨价,而今已经算是附近最实惠的食肆之一了。

不只便宜,味道也是县里数一数二的,所以铺子里的食客不减反增。

严少成面色有些沉重,而今县令看在他的份上,还会对鱼跃阁宽宥一二,但若是他这回乡试落榜,鱼跃阁只怕就没这待遇了。

但乡试已经结束,再想些也是无益,他想了想,看向严少煊:“既然铺子里生意这么忙,你还是再寻个厨子为你分担一些活计吧,不然身子吃不消。”

严少煊点了点头:“已经在物色了。”

后头两人又说起了村里的情况。

“隔壁南岭村、东岭村这回已经有人交完田税,就开始饿肚子了。咱们村暂时还负担得起,但明年、后年依旧如此,大伙儿这日子可就一点盼头都没有了!”

旁人不说,就说他们的熟人,原先帮晏小鱼跑腿的洪三郎,原先因为家里穷,一直娶不上媳妇。今年帮着严、晏两家干活儿,好不容易攒够了聘礼准备说亲了,两回的田税一交,聘礼钱又不够了。

严少煊说着险些把锅炒穿:“听牛伯伯说,县令似乎还有收炭税的意思,已经同几个里长通过气了!”

尉石县山林多,又有高产的黄薯在,很难饿死人,饿极了山上的草茎树根都能吃。但若是收炭税,让百姓烧不起炭,那可真会冻死人的!

原先纪县令对百姓私自伐木烧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这个。

严少成握紧拳头,心里怒意高涨。

钟县令为了敛财,已经置百姓的死活于不顾了,受这样的官员管辖,是百姓的劫难。没有哪个有良知、有抱负的读书人能看得过眼。

“明日我去同师兄他们商量一下,看有没有法子能阻止县令。”

即便他们不缺银子,这次可以冷眼旁观。但再这样下去,钟县令的脚早晚会伸向鱼跃阁,严少成心里沉甸甸的。

严少煊看着严少成严肃的腚,心里突然浮起一个念头——严二郎这样的人,便是性子古怪一些,也十分可爱。

第82章第82章

翌日,严少成去了县学,连着好几日都未再回来。

晏小鱼知道弟弟是在为炭税的事儿忙活儿,虽然担心,但也未阻止,心里更多的是欣慰。

幼时板着一张小腚,反复诵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孩童,而今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夙愿,他这当大哥的与有荣焉。

严少成和他的同窗做了什么,严少煊不十分清楚,但直到九月底,炭税的事儿都未再被提起。不仅如此,钟县令的‘诗会’也未再办了。

想来是严二郎他们想出了法子。

严少煊对严少成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进入十月之后,晏小鱼开始每日朝门口张望,看有没有官差模样的人出现。

乡试应当已经放榜了,放榜的同时,官府会派官差快马加鞭,赶来报喜。

不止是晏小鱼,整个鱼跃阁的人都翘首以待,就盼着严少成这回能考中。

西岭村那边也是如此,村里老老少少,都十分关注此事,年哥儿和柳平山、余三郎每回过,都要问上一嘴。

严少成若能考中举人,不光能为他们免田税,更是整个西岭村的荣耀,是能去祠堂立牌匾的。

一个村里能出个举人,所有村民腰背都能挺直几分,往后去了外头,旁人碍着他们是举人老爷的同乡,都会客气几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