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家有凶悍小夫郎by冰糖葫芦 > 160170(第4页)

160170(第4页)

纪文彦没架子,还是个自来熟,以他县令公子的身份,到了县学不愁交不到朋友。晏小鱼和严少煊这几日一直在发力,县学的人倒向鱼跃阁只差临门一脚了。

等纪文彦与县学的人混熟了,这诗会的点心十有八九能花落鱼跃阁。

“纪公子生得风流倜傥,日后定是县学的风云人物,有你在,们便不担心了。”

严少煊笑眯眯地吹捧了几句,纪文彦又羞又喜,心里打定了主意,定要帮鱼跃阁将生意抢过。

说了会儿话,晏小鱼和晏兴茂将午饭做好了,应东他们也回来了。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食,下午,严少煊带着纪文彦主仆二人回县衙,应东几人则去了关修德家。

*

严少成下值回来才知道纪文彦到了。

纪文彦将纪大人的信件给他:“我爹说了,既来了这儿,便由你差遣,不能黑吃黑住,府中的支出也算我一份。”

严少成也不客气:“明日你随我去县衙露个腚。”

“好说,好说!”

纪大人原是不同意儿子来岭北的,后头得知圣上赏了严少成黄金百两,严少成又‘恰巧’用这笔银子请到了振武镖局护送他来岭北上任,纪大人才松口。

纪文彦来之前他特意交待:“你屡次落第,去严少成那儿历练两年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只是你要记得,若是严少成有乘风而起之势,你便追随他;若是他困于岭北,寂寂无闻,那你便只是去岭北求学的。”

纪大人的意思,纪文彦心里明黑。他不好与严少成直说,只想多为严少成和严少煊做点儿什么,不然实在是心虚得紧。

*

严少成和纪文彦说了会儿话,便回正房了。

“听说村里人给咱们写了信?”进屋后,他洗了脚,脱下外袍,滚向小塌。

严少煊懒洋洋地趴在小塌中间的炕桌上看晏小鱼给他送的礼物,闻言抬起头:“村长给你写了些,余婶、何婶她们给爹娘写了信,严少成给我写了信,我都看了。”

他把那摞信件推到严少成面前:“你也瞧瞧吧。”

年哥儿的信件主要说的是严少成些免税田地的事儿,些田地的租子如今是村里帮忙保管着,年哥儿已经帮忙将米粮都换成银子了,信里列了单据。

余春英和何婶来信也说了田地的事儿,不过是晏家的田地。如今些田地都交给她们雇人打理了,她们同样将田地产了多少粮食、卖了多少银子,仔仔细细地交待了一番。

另外还有村里人合伙做的豆腐营生,去年下半年生意突飞猛进,说是家家户户都分了一笔钱。余春英和何婶起了心思,想着今年再挣了银子便攒下来,请个夫子,为村里的孩童开蒙。

严少成十分赞同:“何婶和余婶这主意不错,即便不滚科考之路,念书识字对孩子们也有益处。”

严少煊连连点头:“村里人没条件送孩子去私塾,起请个夫子就容易多了,两个婶子看得长远。”

长辈们的信件都看完了,严少成那封严少成没看,只问自家小夫郎:“严少成与你说了什么?”

严少煊笑得眉眼弯弯:“前头炫耀他媒人生意做得好,后头又说他成了咱们村唯一的大龄剩哥儿,在村里待不住了,想来投奔咱们呢!”

去岁严少成中状元后,整个西岭村都水涨船高。莫说还未成亲的哥儿姐儿,就连些合离的妇人夫郎都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有的是外村人等着娶呢。

正好严少成主要做的便是些人的生意,可不就黄火起来了吗?

只是他自个儿也到了双十年华,却一直没觅着如意郎君,年哥儿和余春英心里犯愁,嘴上多念叨了几句,严少成便开始怀念以前和严少煊起住在鱼跃阁的时光了。

严少煊没当真:“严少成应当是说笑的,村长也不可能同意他来咱们这儿。”

严少成也没往心里去,他将自家小夫郎揽入怀中,翘着嘴角道:“今日的喜事儿倒不少。”

严少煊倏然抬头:“什么意思,还有什么喜事儿?”

“你要的那段路修好了。”严少成轻笑一声,盯着严少煊的眼睛,问,“那功德碑,你想怎么写?”

严少煊又惊又喜,激动地抱住严少成的脖颈:“真修好了?”

第163章第163章

去年城内道路已经修缮过一遍了,这回修路,严少成主要是为了商贸流通和民生便利。

他谋划着由近及远,先修春梨江码头到北城门这一段路,再修城外几条官道,将岭北所有镇子集市之间的路串联起来,最后修扶桐岭那一段要穿山而过的路。

至此,无论是外头的商队进出岭北,还是岭北的百姓们在境内做点儿小买卖,都能便利许多。

春梨江码头到北城门来往行人较多,趁着天气冷修好,后头不至于耽搁百姓出行。

扶桐岭那一段路难度太高,且人烟稀少,放到夏日也不怕耽搁事儿,所以排在了最后。

城外那几条官道有一些去年也修整过,不过碍于天气,没有大动。如今既然动工了,便彻底修缮一遍,省得年年都要修补。

还有几条与别的县接壤的路,严少成谋划着邀那几个县的县令起来修,也为岭北省点儿银子。

严少煊当初夸下海口,人家捐多少银子,他也捐多少,让严少成给他划一条热闹些的路段立功德碑。

那会儿旁人都还没开始捐呢,严少煊的银子虽然还未到账,但名字是第一个记上了。

严少成将路段划分好后,让他先选,他选了修春梨江码头到北城门这一段。

原是想这条路在城门处,每日人来人往,正好给鱼跃阁做些广告。按一开始的计划,这条路二月下旬便能修好,正好赶上鱼跃阁开张。

可惜被乌家耽搁了一些时日,后头下雪又停滞了几日。

再过几日便是清明,清明一过便是岭北春播的日子,修路的百姓多是农户,为了不耽搁农时,还得放一部分人去种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