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对了,我听一个富婆姐妹说冯导这次下了大手笔,专门给这部电影同步了演员味觉!宣传的时候也说电影里的食物100%真实!这可是联邦有史以来第一部号称能尝到全部食物味道的电影!如果我们包私人影厅的话,开沉浸模式可以选择代入角色,也能尝到味道!!!”
“真…真的吗?”
“我们一起凑钱包一个私人影厅试试,反正我们都一刷过,里面演员很多,还有聚众吃饭的戏份,到时候我们一人一个座位!!都有得吃!”
“那谁代入主角啊!我好想要君临演的主角的那个身份,每一场饭都吃了,还有家主亲自给他喂……”
“不过分尸镜头的痛觉还是要调整吧,冯导专门做了100%真实度,不调肯定痛死了。”
“管那些干什么?谁会不记得调低痛觉呀?那是纯傻子,现在说的是谁可以选主角的事!”
“我们抽签!或者看付钱比例,谁付得多谁就能选主角!”
“好主意!!”
“好了好了!走吧走吧,我们快去买票!”成群结队的女孩从小李总的虚拟形象旁路过,身形消失不见。
如果按照她们所说的,就是去电影院了。
星网主要用于娱乐,看电影自然也能行。那些院线的大片在放映期间都会于星网同步上映排片。买票即可立即入场。
小李总主要是没想到最初拖延这么久的《暴食都市》居然这么快就上映了,还开了味觉同步。
他看众人对《暴食都市》的议论纷纷,抱着疑惑也调出虚拟光屏买了一张票点击使用,快速传输意识到达星网最近的电影院。
他不差钱,买的私人影厅。不但可以像普通电影一样坐着观看,还能像刚才那些女孩说的一样随时转为“沉浸代入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选中电影当前场景的一个角色,以该角色的身份进入电影之中。相当于寄宿在该角色的身体里,同步视角和五感。
你不能控制角色说什么台词,但是角色感受到的东西你都能感受到。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动作大片和打斗场面、爱情片约会情节,给人的感觉会很刺激或沉浸。
不过小李总对此不屑一顾,他的生活除了巫时青给他带来的挫折以外一帆风顺,没什么兴趣去感悟角色人生。只选择了默认的普通模式。
电影很快就开始了,小李总坐在按摩沙发椅上,抱着审视的态度看完了开头前半段。
君临演的主角飞船损坏迫降陌生星球,不得不和同伴一起进入陌生城市。莫名其妙早受到了该区域城市管理者少年的无人机轰炸。
冯导的拍摄手法老练,很出色的动作戏和拍摄镜头,剧情很紧凑,节奏很好,还下了悬疑的钩子,很容易调动观众情绪。站在商人的角度,这是一部很出色的商业片,投资冯导并不亏本。
唯一让小李总不满意的就是电影的演员好像全都是新面孔。除了君临这个有演技又敬业的,冯导没有动用任何流量明星。
之前小李总想塞人进冯导剧组也没有塞成功。这点让他很不爽。
角色的3d虚影偶尔在他面前跑上跑下,爆炸的冲击波感触和血迹都通过光脑对大脑的连接跳到了他的脸上。他却见怪不怪,无动于衷。明确知道那是假的。
剧情很快就进展到主角团的一个成员无故死亡,主角“卡修”被“家主”邀请共进晚餐。
小李总已经没什么兴趣继续看下去了,但想到邪门的巫时青和助理说联系到失踪杰伊的事儿,还是打算看到巫时青在电影中出场。
为了强迫自己看下去,他打开了沉浸模式,选择代入君临演的主角“卡修”,并且设定在电影结束之前锁定他本人,不允许退出。
做这一切时,他并没有想太多,完全忽略了刚开始在星网大厅听到那群女孩说的“家主分尸主角”、“痛觉真实程度必须调整”之类的话。
设定完成后,小李总的意识很快开始转移。
这种感觉很奇妙,他进入了电影之中,电影之中的场景都被他像摄像头一样通过“卡修”的眼睛观测,通过卡修的耳朵去聆听那些细微的声响。
除了配音和拍摄片场外的场景建模是后期制造以外,电影的一切都是演员本身的感受,十分真实还原角色。
——小李总变成了“卡修”。
就像是突然穿越。
科顿家族烟雾缭绕的会客室,腥红的地毯边角散落沾血的文件,装着备用金和支票珠宝的保险柜随意开着任人取用,昏黄的灯光映着澄澈的酒液,老式留声机播放着黑胶唱片……他全都感受到了。
科顿家族成员模样懒散,有的靠在墙边抽烟,有的喝酒攀谈,有的在打牌,有的躺在沙发上擦枪。幽幽的目光却不经意的在他身上流连,像狼群盯上一块肉,叫人汗毛直立。
向来繁忙的小李总还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沉浸模式看电影,第一次尝试有人这样齐齐地朝他露出冒犯又充满危险性的目光。
进城时用无人机轰炸他们的科顿家族少年坐在桌子上扭着头和人赌钱,看见卡修,潇洒地从桌子上跳下来,脱帽行了一个礼,“晚上好啊。”
冯导选的演员都不是流量,调教得很好,小李总逐渐沉浸了进来,在墙上的时钟指到整点,会客室内的家族成员全部起立整理着装优雅又轻巧地从侧门离开后跟随着这个少年进入宴会厅之中。
宴会厅的长桌摆放着银质的刀叉餐具,甜点和装饰放置中央,所有人落座,未在休息室见过的陌生青年自阴影中显现。
小李总终于,第一次见到给他找了许多麻烦,却只出现在传闻中的巫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