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仰头看向父亲,浓密的睫毛下,闪着一颗黑白分明的无辜眼睛,
“我看过兵书,又跟蒙恬学过啊。”
反正他确实没撒谎,天策上将已经是前世的事了,这辈子的他,确实只看过兵书,还跟蒙恬讨论了几回兵法!
秦王闻言眼中笑意愈盛,
“我儿真乃麒麟子也!”
下一瞬,他带着无尽的骄傲,谦虚而含蓄地看向尉缭,
“秦国当前,绝不能行差踏错半步,确实不能双线作战。寡人以为,世民年纪虽小,这番计谋却极为老道,并非是赵括那般纸上谈兵之说,此计可堪一用,国尉以为如何?”
同样十分认可李世民这个计策的尉缭,已全然顾不上悄悄吐槽“王上您自己都把太子夸完了,话里话外都是赞同的意思,臣还敢说太子的主意有半句不妥吗”,
此刻,精于相面的他,正怔然打量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孩童,心中翻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谁人敢信,这个仅用五千人,便可驱狼逐虎的计策,竟出自于这样一个孩童之手?
太子多智如斯难道,真如他龙章凤姿的面相所示,这孩子,是天上的真龙抑或真凤降世而来?
他迅速按下心中的震撼,俯首恭声答道,
“太子此计运筹帷幄,思虑周全,臣自愧弗如,还请王上即刻下令,选拔五千精锐骑兵奔赴云中!”
第72章床上又没有孩子了!陛下,该服仙药了……
第73章
这一回,李世民成功说服了秦王,举荐蒙恬担任桓猗的副将。
作为历史上后来为秦国驱逐匈奴数百里、镇守上郡边境多年的虎将,如今的蒙恬,已经二十四岁了——
这位出身将门的青年武将,怀揣着满腔报国热情,也是时候该上战场历练一番了。
但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跟随秦王为出征的骑兵鼓舞士气送行时,
却看到蒙恬望着站在道旁挥手送别的蒙嗣音母女,哭得稀里哗啦的
看得秦王蹙起了眉头,
“蒙骜老将军铁骨铮铮,蒙武也是一条硬汉,寡人倒不知道,不过是与妻女分别数月,蒙恬竟这般儿女情长”
李世民担心父亲认为蒙恬“优柔寡断”,忙开口解释道,
“不是的,阿父!蒙恬向来意志顽强,同样也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只是,阿音出生后从未与父亲分离过,他只是一腔慈父之心,有些放不下罢了”
秦王见孩子维护蒙恬时,还不时偷偷抬眼往蒙夫人的方向望去,不由心中微动。
他顺着孩子掩饰不住担忧的视线,看向那个哭得稀里哗啦的玉雪女童,不动声色试探道,
“我听扶苏说,你这一年来,总不肯带他一起去找蒙家小女玩耍?”
李世民心头一跳,忙收回目光看向秦王,强作镇定道,
“不是啊,阿兄的功课太多了,孩儿每回出门去找阿音他都不在,我就只好一个人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秦王目送着骑兵们纵马飞扬的身影,淡淡道,
“我还以为,你是不喜欢你阿兄去蒙家。”
李世民心虚得耳朵都悄悄泛起了红,他当然不喜欢扶苏去蒙家找阿音玩耍啦!
如果观音婢恢复了前世记忆,自然一切都好说,以观音婢对他的深情,眼里又怎么看得到旁人?
可现在,转世成蒙家小女的观音婢,只隐隐约约带着一点前世的记忆,对自己这个丈夫毫无印象
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小阿兄,当然只能有自己一人了!
这时,蒙夫人已经抱着蒙嗣音登车离开了,李世民眼珠一转,忙提议道,
“阿父,反正我们今天也出来了,捡日不如撞日,就顺道去蒙家坐坐吧?”
观音婢乍然与父亲分开,哭得实在太伤心了,他很想快些去安慰一下她。
秦王垂首,目光幽邃审视着李世民,
“蒙武蒙毅在当值,蒙恬出征了,蒙家如今只剩些女眷留守,寡人带着你登门拜访,成何体统?”
李世民迅速转换了思路,
“可是蒙老夫人年纪大了,冬日总是更难熬几分,阿父何不命人备些上好的炭火,上门去探望她一下?”
秦王似笑非笑盯着李世民。
呵,孩子耳尖都红透了,总不会,是真对蒙家小女有意吧?
没想到,这孩子生而早慧,对儿女之情开窍一事也如此早慧
想想还傻乎乎喊着要“把阿音妹妹接进宫送给阿母养”的扶苏,秦王一时有些头疼。
蒙骜为国战死,祖孙三代皆是国之栋梁,他这回爽快答应世民的请求,派蒙恬为副将上战场历练,本就是存了心,想栽培对方继承其祖辈之志。
让太子与蒙氏结一门姻缘,他自然是乐意的。
毕竟,大秦将在他的手上变得无比强大,他的太子,又何须再与列国公主联姻稳固政权?
问题就出在,蒙氏一门家风严谨,奉行“只娶妻,不纳妾”的规矩,就算自己现在下诏,为世民和蒙家小女订下娃娃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