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夫人眼角余光不动声色地扫过陈老太温和的眉眼,又掠过李巧那带着几分局促却难掩淳厚的笑容。
婆媳俩举止间并无刻薄之相,倒像是好相与的。
廖夫人悬着的心,又悄悄落下了几分。
“溪珍,”廖夫人笑意更深,温声唤道,“来,见见你阿瑶妹妹。”
“阿瑶妹妹安好。”廖溪珍应声上前,对着陈瑶盈盈一福。
陈瑶连忙回礼:“溪珍姐姐好。”
廖夫人慈爱地挥挥手:“好了,我们长辈说说话,你们小姐妹自去庙里逛逛。”
两人携手步出花厅,沿着青石小径,走入龙王庙后园一片葱茏的翠竹林。
竹叶筛下细碎的光斑,洒在她们身上。
廖溪珍忽然停下脚步,侧过头,一双秋水明眸细细端详着陈瑶的脸庞,带着几分犹疑:“阿瑶妹妹……不知为何,我瞧着你,竟觉着有几分面善?”
陈瑶心头也是一动,她自然而然地挽住廖溪珍的胳膊,声音里带着惊喜:“哎呀,姐姐这么一说,我也有同感!
就是……就是一时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姐姐了!”
廖溪珍闻言,眼中那点犹疑瞬间化作清亮的光彩,反手紧紧握住陈瑶的手,笑容如春阳破云
:“原来不只是我一人有这般感觉!看来我们姐妹,一见如故,当真是有缘!”
陈瑶与廖溪珍在庙里转了一大圈又转到了庙外。
青石路旁小贩吆喝不绝,两人买了些热腾腾的芝麻糖饼和松软的素包子。
陈瑶指着转角处卖糖葫芦的摊位,笑道:“几年前,我也曾在这儿支过摊子呢。大伯卖烤生蚝,我卖珍珠,生意竟还都不错。”
廖溪珍闻言,眼睛一亮,开玩笑道道:“说不定你我便是那时有过一面之缘!”
用过庙里的斋饭,一行人登上回程的马车。
车轮辘辘,碾过乡间土路。
车厢内,廖夫人正拉着女儿低声细问今日相看种种,忽听百合“啊呀”一声惊呼。
廖夫人不悦地蹙起眉,呵斥道:“百合!越没规矩了!”
百合吓得慌忙跪在颠簸的车厢里:“夫人恕罪!奴婢不是有意的!只是……只是奴婢方才突然想起在何处见过那位陈小姐了!”
廖溪珍心中一动,忙扯了扯母亲的衣袖:“娘,您别怪她。女儿也总觉得阿瑶妹妹面熟得很,偏就想不起何时何地见过,方才还让百合也帮着回想呢。”
她转向百合,语带急切,“快说,你想起什么了?”
百合得了小姐求情,定了定神,看向廖溪珍:“小姐,您可还记得……好几年前,龙王庙会,您花了十八两银子,买了一串珍珠手链?”
此言一出,廖溪珍先是一愣,随即抚掌笑道:“是了!是了!难怪这般眼熟!原来是那个伶俐的小丫头!”
“十八两?”廖夫人诧异,“莫不就是你被人诓骗了银钱那次?”
那事她记忆犹新,女儿逛趟庙会,花了十八两就买回一串珠子,她气得肝疼,再去找时,那摊子早没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