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穿越三国女帝 >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第1页)

&esp;&esp;纵有人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如凉州三明,他们曾是威震一方的猛将,为朝堂立下汗马功劳,平定羌人之叛乱。

&esp;&esp;但皇甫规、张奂、段颎开始不断受到宦官的迫害,被汉恒帝罢官免职,虽后来重新启用,然其结局各异,令人唏嘘。

&esp;&esp;尤其是段颎,纵使后来投靠了宦官,最后却还是被逼在狱中自尽而死!

&esp;&esp;张辽自此洞悉朝堂之弊,明白凉州武人在朝堂上难以立足,更勿论并州武人,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esp;&esp;故纵有满腔抱负,张辽亦知自己在这朝堂之上绝无前途可言。

&esp;&esp;况这些年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天子昏庸无能,朝堂乱象频生。

&esp;&esp;众多士族皆在私下揣测,这天下即将陷入动荡。

&esp;&esp;张辽心中,亦有此预感。

&esp;&esp;于是张辽常思未来天下大乱之际,家族应何去何从,自己又应投靠何方明主?

&esp;&esp;左思右想,张辽觉得,必须在并州寻找明主,绝不能投靠并州之外的人。

&esp;&esp;于是,张辽提到了这样一桩旧事,

&esp;&esp;“将军可知,光武帝当年为何定都洛阳?”

&esp;&esp;若依官方之言,自然是因关中之地历经战乱,满目疮痍,人口稀少,田地荒芜,已不复长安昔日之繁华。

&esp;&esp;而洛阳则地处优越,周围有八大关隘,可西进关中,北接太行,东进中原,南临南阳等富饶之地。

&esp;&esp;作为都城,必汇聚天下之粮食财宝。

&esp;&esp;长安之地虽险要,但转运粮食极为不便。洛阳则地理位置更佳,漕运陆运成本皆低,故光武帝当时选择建都洛阳。

&esp;&esp;但这也就叫做官方说法了,其实真正的原因,众人都心知肚明。

&esp;&esp;于是杨秋开口言道。

&esp;&esp;“实则因随光武帝起事的将领功臣集团中,大半皆为南阳人士,而另一半则为冀州士族,故光武帝不得不将都城定于洛阳。”

&esp;&esp;一个皇帝若是不想当光杆司令,团结自己的统治基本盘是非常有必要的。

&esp;&esp;昔日刘秀起兵,麾下功臣集团皆以关东为利益所系。

&esp;&esp;若轻弃此地,立都长安,那就相当于抛弃了你的统治基本盘,你的皇位都会坐不稳。

&esp;&esp;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洛阳当然有地理优势,但选择定都在这里,是因为他的基本盘在这里。

&esp;&esp;这也就导致东汉一朝,朝堂权力中心始终被关东士族所占据,此乃开国之初便已奠定的格局,外力难以撼动。

&esp;&esp;因为当初定鼎天下的就是这一批人,如果关东世族都不占据朝堂本位了,这也就相当于这个朝廷的统治基本盘已经完蛋了。

&esp;&esp;这也是后来董卓乱政之后,为什么有关东诸侯讨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