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看来,这位南安郡王家的适龄县主,就是最适合用来指婚给何朗,恶心他们的人选。
对此,知道一切的苟子依然是得苟且苟的样子。
嫁人什么的,对迎春(苟子)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迟早都要嫁的,提前一两年,十一岁就嫁,和等多几年再嫁,差别不大。
未婚夫何朗虽然奇奇怪怪,但是初步判断,还是能处的,顺其自然就好。
连林姑父都有三个妾侍呢,何朗这个敢忽悠傻大哥贾琏做好丈夫榜样的人,再差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吧。
反正和渣爹一对比,大半男人都是好男人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嫁人而已,多大的事
牛大浪:……
何朗是在婚事能走的流程都走完,才启程返京,准备参加乡试。
贾家的户籍祖籍实在金陵,但是何朗这个实实在在的伯爵,户籍自然是在京城的。
同行的还有何朗的好兄弟贾琏。
贾琏今年院试失利了。
失利的原因无关才能匹配不匹配,文章火候到没到。
在何朗都已经帮他估测对了大半的考题的前提下,他居然还会因为污卷,导致考试失利落榜,也是没谁了。
为此,渣爹亲自动手拿家法给了他一顿,贾琏为此颓废了好久。
知情人,除了暴怒渣爹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王熙凤外,谁都觉得他一点不值得同情,看到贾琏这惨兮兮的样子,只想笑。
情况堪忧的贾琏,日子过得挺糟糕的,在知道何朗要回京参加乡试,自告奋勇地随行了。
既是想换个环境平复下心情,也有想要回京碰碰运气的念头。
都当爹了,还一事无成,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只是对于读书,贾琏是真的很绝望了。
他知道,他最大的造化,也不过是在林姑父和何朗的帮助下,投机取巧地考上秀才,想要再上一层楼,那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他的天赋真的不在这上面。
比起和死读书较劲,贾琏觉得他不如换个方向,像是武举。
为了庆贺太上皇七十大寿,京城开的恩科,可不止文举恩科,还有武举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