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含章将新报带回家,辅国公看得更细致些,女眷们倒是瞧着有趣,尤其是医学版面说得小儿惊厥急救法更让人惊奇。
“这法子真的有用?”
崔含章回答:“昭阳公主养了大夫和医女亲身实验过的,既然敢刊登定然有依据,但这肯定也讲究手法和时机,还是得平日里精心照看。”
崔家一位妯娌笑道:“含章这在外跟着昭阳公主做事果然不一般,自家里说话都滴水不漏。”
崔含章笑而不语,没过一会儿,辅国公那边就通知崔含章过去问话,倒是叫说话的妇人面色有些僵。
其他人心思流转,辅国公夫人没管小辈们的心思,一大家子凑到一块没心思才奇怪。
等到第二日,新报的名声逐渐传扬出去,书肆掌柜都已经把存货卖到断货,只能不断地赔不是。
“真是对不住,暂时没货了。”
“真不是要涨价,此乃昭阳公主特意为诸位设计而,新报定价更是压了又压,真是没货了。”
“加印一事还需要时间,若是到货老朽定然在门口立上牌子通知。”
“对不住,对不住了,新报暂时没货了,您先请回。”
书肆掌柜只觉得赔罪都赔得口干舌燥,最后只能擦擦汗立块牌子放在书肆外,然后亲自去公主府回话。
近千份的新报居然全部卖完还不够,他开了这么多年的书肆最是知道意味着什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林观复早就派人刊印了,她这边有官方的手续,起码没人抓到她头上来,就算要弹劾那也得御史台打头阵,早就让人加印了,但无论加印多少份,她肯定都没办法从卖报里面挣到钱,好在新报的作用本就不是钱。
新报风靡的日子,要说最热闹的还是几家刊登在新报的商铺,像是西市的张记布庄直接卖得连仓库的货都堆出来清仓了。
“掌柜的,新报上的布匹还有吗?”有几个妇人挤到最前面大声嚷嚷。
张掌柜笑吟吟地指着贴在布庄门口的新报:“姐姐很是有眼光,我们这布质量和花纹都耐用,价格还实惠。为了回报大家的热情,特意拿出新送来的布匹,还有仓库其他的布,今日多买有优惠,几位姐姐可以商量着凑一凑。”
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听到这话的人立刻开始打小算盘,家里人多的想着自己能不能拿下来,人口少一点的想着和人凑一凑,每人省几文钱也能买几个鸡蛋吃。
张记布庄外面热闹得很,额外聘请了许多帮工,张掌柜只觉得这新报上的值,不单单把名气打出去了,登报的费用更是早早挣回来了。
这么一遭下来,一年的营生都不用操心了。
其它几家同样如此,看得同行眼酸,嘴里更是着急得长了好几个泡,想要登昭阳公主府的门,偏偏又进不去,明日派人守着同行家的客人,心里猜测每日的进账,铺子里清热下火的水就没断过。
新报在百姓当中流传的居然还不错,得益于许多人聪明,有些小铺子咬咬牙买上一份放在铺里,然后请上说书先生说一说,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来听。
那些科普专栏被他们当作故事听,万万没想到他们大晟的开国皇后那般厉害,还听到了前朝居然有女刺史,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市井八卦那更是引了极强的讨论欲,虽然新报上都说全属虚构,但他们总能找到相似的当事人。
等到日常医学小知识,一个个更是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全部记住,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就这么说出来,昭阳公主可真是大好人啊。
收获了无数好人卡的林观复正在书房听汇报。
“有人私下收购了几百份=新报。”染秋忍着笑,“说是要肃清流毒,但书肆这边并未断货,反而因为每日限购更加火热。还有些要离京的人反复排队,带着新报出京城挣些小钱。”
林观复并不意外,对于商人看到新报的价值并不意外。
新报在京城都如此受欢迎,他们带出京城哪怕翻三倍都能卖出去,小心些保存都能把食宿费挣出来。
“愿意买就买吧,加印到五千份直接停止。”
暂时《大晟新报》生产内容的能力有限,要不然她早就停印了,一个月一期要维持热度,自然只能在前期使些小手段。
“张大夫那学习的学徒学得如何?那边的经费不要断。”
那可是她从济世堂挖来的老大夫,还能持续作用很多年,可要好好养着。
染秋:“公主放心,张大夫那不敢怠慢,学徒们都很用心,之前公主救治的小乞丐有几个都有些天赋。只不过乔太医听闻新报上的内容出自张大夫那,已经跑了好几趟。”
林观复:“……不用拦着。”
乔太医是景和帝身边的席太医,医术好难免对这些新东西感兴趣,说不定还能挖过来。
林观复望着逐渐沉下去的夕阳,天边被映出一片火烧云般的晚霞,心情颇好地弹了弹叫过来的下一期邸报内容:“告诉卢令容,下一期广告位涨价了——翻三倍。”
卖报纸不能挣钱,但广告位能挣钱啊,她可不会做赔本买卖。
喜欢快穿:不孝女补偿手册请大家收藏:dududu快穿:不孝女补偿手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