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杨知县怒骂道,“前几日刚放上去的卷宗,怎么会找不到!百里昀那么大一个官,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姜陵,朝廷定会追查,要是查到了我这里,你说怎么办!”
“知县。”小吏挨了骂,反而更加谄媚,“依我看,若只是毁了徐姑娘的卷宗,难免惹人怀疑,不若一把火烧了卷宗库,如何?向来都是周氏子弟看守姜陵卷宗库,到时走水一事就也查不到我们头上。”
杨知县闻言,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倒也是个法子。你倒还不完全是废物。”
小吏连忙称是,二人于是进了暗渠。
林杳浑身发冷。
暗渠中渐弱的脚步声似索命无常,待脚步消失,景从这才匆忙悄声问道:“少夫人,这如何是好,只怕我们在家里待着,那狗官也能要了你的命呐!”
“那就换个玩法,来个贼喊捉贼倒是有趣。”林杳笑了笑,“不论如何也不能坐以待毙。”
摇曳供台烛火映在她凌厉的瞳仁里,仿佛点燃了一簇幽深的火焰。
那火焰中,隐约倒映着一轮冷月,清辉如霜,洒在她眸中,将凌厉化作一片寒潭般的沉静。
她微微低眸,视线从头上的一轮明月上转下,穿过卷宗库的窗棂,望向门前提灯着官服的一人。
月光如水,倾泻而下,杨知县提灯独行至一木屋前,灯笼微光映照他面庞,更显阴鸷。
“倒是有趣。”他四下环视了一周,摇了摇头,“想不到江陵周氏这样一个百年大家,食君俸禄却也玩忽职守,都不用我嫁祸,大梁当真是完了。”
他方打开锁,忽闻梁上传来“喵呜”一声,似夜猫低吟。
杨知县皱眉,抬灯四顾,却不见猫影。
正欲推门,又闻“喵呜”声自背后传来,声如鬼魅。
他猛然转身,灯笼摇曳,透过纸糊的窗户,隐约可见书架间黑影一闪,似有猫眼幽光。
杨知县心中生疑,低喝道:“何人装神弄鬼?”
话音未落,梁上忽坠下一物,正落其肩头。
杨知县大惊,挥袖拂去,却是一只草编夜猫,猫眼嵌以琉璃,映着烛光如鬼火闪烁。
他怒极,提灯四顾,却见书架间人影绰绰,似有女子轻笑:“杨大人,夜猫挠花了脸,可还认得我的冤魂?”
杨知县冷汗涔涔,面上神情在烛光下愈显狰狞。
他强自镇定,冷笑道:“何方宵小,敢戏弄本官!”
言罢,抬脚踢上木门,随意拿起一卷卷宗胡乱地向四周拍着,却只见房梁上散落了一卷残册,内里飘出一页血书,上书“徐氏女冤,天日昭昭”。
杨知县见状,面色骤变,匆匆离去。
“杨大人好雅兴。”虚掩的院门被打开,骤然响起的女声惊得梁间栖雀扑棱棱乱飞,“子时巡查卷宗库,莫不是有见不得光的往事?”
灯笼倏地抬高,杨知县恢复了镇静:“百里夫人说笑了,本官听闻近日有流寇作乱,特来清点历年案卷——倒是夫人你……”
他忽然抬手指向林杳发间:“百里夫人头上的的竹枝玉簪子,倒很像本官夫人上月丢失的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