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倒是不错。”姜茯桐微微颔首。
听见姜茯桐的认可,张玢臣嘿嘿地笑。
吃完饭,张玢臣立刻不得闲的想要继续出去玩,陪伴了一路的宋襄颐选择拒绝。
姜茯桐轻轻点头,道:“去吧。”
宋襄颐深深地望着姜茯桐,最终转头离开。
张玢臣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我们接下来去邻岁县的竟乐溪,听说那里……”
话没说完,张玢臣抬头一看:“沈郎君这就走了?这么着急的吗?”
姜茯桐抿抿唇,只是笑着摇头。
。
“徐郎君回来了?”村落里面的人见到徐得清都是极为开心的。
徐得清笑着回应给他打招呼的人。
村落的人对于徐得清都拥有非常大的好感,虽说徐得清自从发生那件事情之后,名声坏了些,但是村里的人从小见着徐得清长大,对于徐得清的品行看在眼里,相比于平常人更能够懂得和理解徐得清。
徐得清在这个村落里过得很安稳,也很喜欢附近的人们。
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徐得清先是把摆摊用的东西放在一堆,让后抱着屋子前面的一捆柴来到后面的柴房,打算拿起斧头就劈。
作为读书人,徐得清的体能可算不上弱,他父母去世之后,他一个人养活自己,体力活也不算少干,力气也锻炼出来了。
劈柴劈了一段时间,徐得清才停歇下来,他擦擦额头上的汗珠,正打算到后厨房接一碗水喝。
刚舀了一碗,徐得清就敏锐的听见有一些响动的声音,他一下子绷紧了背,放下手中的碗。
猛地一个转身,徐得清并没有看见人,于是他大着胆子继续朝前走了两步。
最后,声音传来,是在他的侧边。
这道声音很有停顿感地念着他的名字:“徐、得、清?”
这下子,徐得清终于看见人了,一脸警惕:“你是谁?”
“姓宋,名襄颐。”来人回答。
徐得清默默地自己又念叨了一下这个名字。
姓宋。
顿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当时姜茯桐曾经说过的话,一下子就突然淡定下来。
“随我进来吧。”徐得清道。
宋襄颐见状,微微垂眸,陷入思考。
徐得清为何一听他的名字就如此放松下来,他可不认为他有如此大的魅力。
到了屋子里,徐得清直接关上,干脆地对宋襄颐说:“我从别人那处知道你。”
宋襄颐停顿一瞬,随后抬头:“我明白了。”
他心底划过了某个人的影子。
“还请问您如何称呼?”徐得清斟酌一下,拱手相问。
“我来自于大理寺,为大理寺少卿。”宋襄颐轻轻回执。
徐得清一愣,似乎有些没想到大理寺少卿看上去如此年轻俊郎,随后又想到自己的年龄,不禁有些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