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娘子和他对付过几次,却懂得适可而止很有分寸。
可是就是懂得分寸才过于不妥。
张玢臣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当真不会听一些对他的闲言碎语?
崔长中多次试探,被姜茯桐不软不硬的拦回来,至于问张玢臣崔长中觉得不必问,看他脸色就知道了。
从此刻看来没什么太问题,崔长中也打算暂时这样了。
直到今日,张玢臣再次打算去鸿安酒楼,崔长中及时拉住了人,道:“贤侄,且慢。”
“崔叔叔?”张玢臣一脸无辜。
“贤侄想必也曾听说,”崔长中一顿,继续道,“今日就是端仪城的人要来了,贤侄不如陪我一起去接待?”
张玢臣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端仪城要来人,不过崔叔叔,我就不用去了。”
“我怕我见着人觉得紧张,”张玢臣拍拍拉住他的属于崔长中的手,笑眯眯地说,“而且,不是有县令官吗?我们就一届商人,说不定还见不到人家呢?”
“你说是不是,崔叔叔?”张玢臣反问。
崔长中一下子收回手,表情依旧:“贤侄说的也是,那就提前祝福贤侄玩的愉快了。”
张玢臣:“谢谢崔叔叔。”
人离开了,崔长中脸色憋不住了,格外难看。
崔长中对着身边的人说:“你说他什么意思?”
“我们只是一届商人,不配见端仪城来的官员是吗?”崔长中面色微微扭曲,“哪里有什么见不得的?”
身边的下人一声不吭,任由崔长中发言,好不容易等着崔长中平复下来,他冷笑一声:“张玢臣简直不识好人心。”
“亏我还想看在他父亲的份上多照顾照顾他,”崔长中平稳下来,最终只道,“不识好人心。”
“说的极是。”身边的下人附和,眼睛却都不敢往上抬一下。
下人心中也明白点儿什么。
照顾?
是想将人拉进他的阵营,让张玢臣的父亲蹚蹚浑水罢了。
谁又真的好心呢。
考官队伍
姜鹤柳派的考官队伍悠悠地抵达了端仪城。
这一次考官队伍不算上宋襄颐共有三人,都是翰林出生,曾经也曾参与过端仪城附近县的科举评阅,也算是有经验。
宋襄颐一个人在这一群人中间,显得过于年轻了些。
宋襄颐微微拱手,声音平淡:“此次宋某真正身份还请诸位隐瞒一二。”
其中一位年龄较大的考官摸摸胡须,道:“不碍事,宋少卿来的目的我们几个也清楚,圣人也同我们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