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被叶茂之截获,所以才招致杀身之祸吧。
他将信放好,拿出第二封。
那是一封回信,但对应的应该不是刚才的那封。
信上说:因着太后的消息,梁云锦带领的西凉军在边界上杀敌一万,御敌两万,大获全胜,封保国大将军,升正二品,并将西凉最近的行军动向告之太后。最后,他查到大萧的上将军叶茂之在西凉安插了眼线,恐怕他们的关系已被他人掌握。所以,他也给出了方法对付:命人将他字的书信放到上将军府,告诉大萧朝廷:西凉的大胜就是因为叶茂之泄露的秘密。
“来人。”
终于,皇上发话,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德福立即从殿外细步上前。
“奴才在。”
皇上将桌上两个手谕往前一推,道:“将这两个手谕交禁军大统领白南,让他立即按手谕上的指示行动。”
德福领命而去,殿内又只剩下萧彧与皇上。
皇上靠在龙椅上,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与萧彧一样,先是去军营历练了几年。
军中将士生活艰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将士的命、边境百姓的生活,都不是当权者为谋求私利而胡乱牺牲的。
太后此举,置大萧的将士何在、置边境百姓性命何在,又置他这个帝皇何在。
而且,她还与西凉人有着这般说不上台面的事,又置先帝于何地呢?
“彧儿,你说,朕该如何处置太后,如何处置永成侯?”皇上声音疲惫,充满着无力。
当年,他为了收回烈火军权,已与太后发生过冲突。
那是他与太后第一次在明面上的冲突。
那以后,他们两人虽表面无虞,可却是谁也不服。
萧彧抬头看去,他方才进宫时已派人通知白南,只怕现在他已经集结禁军,待手谕一到便会马上行动。
现下已是子时,想必太后已睡去,永成侯府若知事情败露,或已派人到宫中传递消息。
彼时,禁军围困,那永成侯府的人也无法踏出咸宁宫半步。
“父皇,上将军忠肝赤胆,一心只为大萧征战,全家上下驰骋沙场数十载,身过利剑锐刀却躲不过自己人的算计。没有战败在沙场上,没有战败在对付外敌上,却败在同寮伪造的文书上。以前苦于没有证据,父皇已为此事忧心多年,而现在证据确凿,儿臣认为,理应为上将军翻案,让二十万烈火军重见天日!”
萧彧说得很沉重,一字一句重重地落在皇上的心头上。
他与叶茂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宜。
年少时,他到军中历练,正是到烈火军去。
那时,叶茂之的父亲亲自带着他,教会他各种军事知识,他说:为国而战,死而无憾。
而后,皇上随着烈火军四处征战,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奋血浴战。
他曾苦战三天,最后累到晕倒;他曾见过自己的同伴血流成河、横尸遍野。他也曾为自己的同伴裹尸埋葬,送回家乡。
战争的苦,最先波及也是最直接伤害的,就是为国征战的将士。
可是,如今却伦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