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纳兰小说>我家皇上帅炸了 > 32第三十二章 后宫(第1页)

32第三十二章 后宫(第1页)

第三十二章后宫

朝熙帝登基后只举行过一届选秀,当时为了充盈后宫,有份位的宫妃一共进了二十一人,连着潜邸里的妻妾,有名分的妃嫔人数最多时达到三十五人,没有名分的也有三十三人。这数量看似不少,但全部加起来还没达到最基本的八十一御妻(有名分)的标准。

因为朝熙帝不约束导致后宫生存环境颇为恶劣,以及前不久的大清洗,在第二届选秀即将开始前,后宫里仅剩下二十四位有份位的妃嫔,没有名分的则仅剩下十六人,甚至由于那些没有名分的女人不可能有再侍寝的机会,如今朝熙帝的后宫真正还立着的妃嫔只有二十四位,近半年仍有帝宠的只有不到十位妃嫔,以及只有一次用途的宫女若干。

其中正三品以上的高位妃嫔只有七位,分别是长春宫曹贵妃、昭和宫慧妃、承德宫宋妃、景仁宫刘婕妤、玉粹宫乔婕妤、翊坤宫陈婕妤、咸福宫静婕妤。她们同时也是各宫的主位妃嫔。

这些高位妃嫔时常出席宫宴,姜璃对她们都有些印象。不过身份使然,以前能和她搭上话的主要是曹贵妃、慧妃和宋妃,尤以慧妃与她关系最好。其他妃位以下的妃嫔并不入姜璃的眼。

如今风水轮流转,姜璃成了嘉贵人,七位高位妃嫔皆压在她头上。姜璃不知多庆幸她有先见之明,没有全盘相信朝熙帝封她为皇贵妃的鬼话,靠自己把超品诰命砸瓷实,从朝熙帝手里拿到“不行礼”的特权。

否则,按道理,姜璃既成为朝熙帝的妃嫔,原本的诰命该一笔勾销,王爵与皇爵不可混为一谈。

但前有姜璃以姜珊为借口揭示王爵与皇爵间在礼节上的关联,后有姜璃出人意表的选择与姜太后的压力,以及姜璃仿佛咒语一般的“皇上待我不如睿安王多矣”,最终朝熙帝破例给了她特权。

朝熙帝给姜璃特权的消息一传开,朝廷的反应非常迅速,弹劾姜璃与姜家、承恩公府的折子便飞到御案案头,请求朝熙帝收回成命。

这是朝熙帝登基以来,朝臣们第一次如此激烈地针对他的后宫妃嫔。朝熙帝好悬没有立马晋封姜璃为皇贵妃,幸亏理智拉住了他。其实朝熙帝与睿安王妃遭人暗算才有了首尾的风声早已经悄悄传开,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这些臣子装不知情上折弹劾,不是为了损害姜璃的名声提前妨碍她上位就是为了给朝熙帝添堵。朝熙帝拿出大邺建国史,给了一个“睿安王于国有大功,遵祖制,纳其妻,照拂余生”的理由。再有人在朝会上拿这件事说事,朝熙帝直接将人撵出去,渐渐便没人再说了。

而姜璃安坐后宫,对这些风波一无所知。即便知道了也只会一笑置之。朝熙帝若连这点小事都无法处理,也不敢对后宫妃嫔肆意妄为。

此乃后话不提。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宫妃嫔们,永乐宫的主殿足够宽敞,姜璃在前殿接待了她们。

既是“位比皇贵妃”,姜璃便端坐在主位上,含笑看着众妃款款而至,心里感叹朝熙帝好艳福。在她看来,这些妃子无一不美,且美得各有千秋,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光看着已经觉得眼睛舒适。

众妃进了重新修葺过的永乐宫,看到前殿富丽堂皇的布置,各式华美珍贵的摆件,看姜璃着一身月白色绣百花银纹的贡品宫缎,一阵羡慕妒忌恨。

由于朝熙帝的喜新厌旧,高位妃嫔侍寝机会甚少,如今的后宫默认过了二十岁便开始年老色衰。而能爬到正三品以上位置的,除了生了三皇子的陈婕妤时年十八岁,其他妃嫔都已经过了二十岁,最年轻的慧妃也已经二十四岁。

许是心态的问题,也许是久未受疼爱滋润的问题,后宫里二十岁以上的妃嫔揽镜自照,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不如小年轻活泼鲜嫩,于是自己也活成暮气沉沉的模样,即使身居高位,也底气不足。

再看姜璃,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嫁过人生过孩子,不算年轻,但那纤细的身段,那宛如剥壳鸡蛋一般雪白光滑的脸蛋,不施粉饰已经楚楚动人,压过盛装打扮的她们。姜璃的眼神和气势都是受尽宠爱,日子过得称心如意的人才能拥有的。或者年少丧夫的悲剧遭遇曾经压垮过她,但也只是一时的挫折。她很快被人重新托起来。

托她起来的人,其中之一肯定是姜太后。另一个自然是朝熙帝。一个嫁过人生过孩子,身份还是弟妇的女人,能从朝熙帝手里拿到“位比皇贵妃”的待遇,绝对不容小觑。毕竟是侍候朝熙帝多年的女人们,谁不知道朝熙帝对后宫的严厉?后宫妃嫔想在朝熙帝身上讨得好处可不容易。

宋妃能越过身为大公主亲姨母刘婕妤得到刘皇后之女,本朝唯一一个嫡公主的抚养权,,成为长期协助掌管宫务的三妃之一,她绝不是蠢人。

看到姜璃后,宋妃被危机感冲昏的头脑瞬间清醒过来,知道如今的姜璃不是她能得罪的。怪不得曹贵妃怂了不敢来,这位娘娘对危险嗅觉敏锐,稍有风吹草动恨不得第一时间缩起来。原本以为她已经变了,这段时间可耍了不少威风,没想到还是老样子。

宋妃不卑不亢朝姜璃福身行礼:“见过娘娘,娘娘金安。”

正三品以上的妃嫔才可被称为“娘娘”。如果口称“嘉贵人”,一个妃向一个贵人行礼,于礼不合。若称“王妃娘娘”,又不符合姜璃如今的宫妃身份。宋妃很聪明的选择折中。

宋妃认怂得令人猝不及防,跟着她来的妃嫔惊讶了一瞬,随即知机地跟着矮下身,学着宋妃叫道:“见过娘娘,娘娘金安。”

上一次在古代宫廷做任务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见到美人心情很好,见到美人在她面前矮了一截心情更好,姜璃温柔道:“各位姐姐妹妹快请起。恕我身子不便,一时无法还礼。”

她示意荣真扶起宋妃。

来了足足十四位妃嫔,前殿的椅子不够,在姜璃的招呼下,她们按份位坐下。最终坐着的均是一宫主位的五位高位妃嫔,其他妃嫔站着。

宫人送上茶与点心。

宋妃道:“听闻娘娘您身体不适,我等前来探望,聊表心意。”

姜璃道:“诸位有心了。我这边刚搬了宫,乱糟糟的,请你们不要见怪。多谢你们送来的乔迁之礼。”

她受封嘉贵人,被赐住永乐宫,除了朝熙帝和姜太后,后宫有正经份位的妃嫔都给她送了贺礼。

宋妃道:“娘娘喜欢就好,以后我们与娘娘便是一家的姐妹。”

姜璃道:“你们的心意,我十分领情。我与你们也是相识数年,不是陌生人,我的脾气大家都应该稍知一二,一向是直言不讳的。我自知身份特别,你们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亦是人之常情。正好我仍是居丧之身,短期内不会与你们常有往来,你们可以慢慢适应。”

刘婕妤嗤笑一声,掩唇道:“娘娘,恕本宫直言,既已另嫁他人,失了贞节,与过往不该一刀两断吗?手上服侍着一个,心里惦记着另一个,跟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有何区别?什么居丧之身,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姜璃道:“刘婕妤想必是忘了我的先夫是谁吧?也忘了曾经瑜昭仪的前车之鉴。我守丧是遵礼而为,皇上与太后娘娘且容着我,让我替他们表达哀思。然卑不动尊,侍候皇上是我等宫妃之本分。岂可混为一谈?”

刘婕妤自觉占住了道理,并不害怕,施施然道:“守丧讲究斋心涤虑,清正自守,像娘娘这般,是不敬逝者吧?”简言之,既然要守丧,就该关闭宫门不要见人好好守着,不该与其他后宫妃嫔争夺侍寝的机会。

昨晚永乐宫一夜叫了三次水,让刘婕妤犯了红眼病。因降位而老实安分了一段时间的她又忍不住露出锋利的爪子,想刹住姜璃的气焰。

姜璃不禁笑了,轻飘飘道:“倒不知道我们中哪个姐妹有这份能耐,可以左右皇上到谁的房中。”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刘婕妤的谏言,我会一字不漏告知皇上。”

后宫妃嫔言语交锋,怎能把火烧到朝熙帝身上?这是不讲武德。刘婕妤的脸色立刻煞白,强笑道:“我不过是开玩笑,娘娘别与我较真。”

姜璃道:“皇上是什么性子,在座的姐姐妹妹比我更清楚。我立身持正,问心无愧,是容不得自己的名声受损。需要忠言规谏的另有其人,你们自可说去。”她叹道,“但我想,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美德,不是吗?”

她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诉众妃,她的身份如此敏感,她想保住自己的名声,侍寝不是她求来的恩典,是朝熙帝的肆无忌惮。她们想欺负身不由己的她?没门儿!

敢来她就敢扯到朝熙帝头上,本来罪魁祸首就是他。看这些女人是不是真的那么理直气壮,能对朝熙帝义正词严。

可惜一提及朝熙帝,连仗着大皇子一直气焰嚣张的刘婕妤都立刻怂了。其他妃嫔甚至不敢与姜璃对视。怕她真的向朝熙帝吹枕头风。虽然朝熙帝一般不会管后宫的小打小闹,一出手就是大事,会死不少人那种,但万一呢?万一他真的被姜璃说动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