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泥呀枯叶子呀都择干净了,您回去拿水泡一下就成,方便着呢。”
老奶奶刚才就是看这摊子上的菌子弄得干净,才停下来。她年纪大了,就喜欢吃些山珍野菜,知道方竹不愿降价,也没多纠缠,指着摊子道:“那黄丝菌和枞树菌各给我来一斤。”
“好嘞!”方竹拿过空的小竹篓挂在秤上称,看准后指给老奶奶看,“我这篓子一斤二两,您看好了。”
老奶奶点点头。
方竹这才往竹篓里放黄丝菌,秤摸得多了,这手上都是有数的,一掂量就估计差不多。
“两斤三两,您是我们今儿第一个客人,多的这点儿就搭给您了。”
老奶奶在方竹提秤杆时就伸长脖子仔细盯着,知道方竹没乱说。一两虽不多,但是白得的,也让人高兴。
方竹把称好的黄丝菌放进老奶奶筐里,又赶紧称了一斤多点儿的枞树菌给她。
老奶奶心下满意,爽快地数出十七个铜板递给方竹。
方竹接过铜板,又问:“还有鸡蛋您要不要?家里十几只母鸡,这些都是最近几天才下的,没坏的。”
老奶奶一听,低头看向篮筐里的鸡蛋。一个个白白净净的,没沾着鸡屎泥巴这样的脏东西,都窝在谷糠里,看着个头均匀也没有破损。
家里还有两个乖孙,每天鸡蛋是少不了的。这么一想,老奶奶就又蹲下身来,开始往篮子里捡鸡蛋。
虽然方竹说了鸡蛋都是好的,但老奶奶还是十分谨慎,每个都拿起来看看,又在耳边摇一摇。
方竹也不催她,就在一旁等着。老奶奶最后挑了十个鸡蛋,又是十文钱到手。
方桃撑着钱袋子,看方竹把二十多个铜板哗啦啦倒进去,乐得合不拢嘴。
有了第一桩生意,后面就容易起来。
当然,也不是谁都和老奶奶一样好说话的。总有那么几个贪便宜的大娘大婶,硬要便宜点。
方竹一般都不会松口,遇到那实在难缠的,就意思意思少个一两文,又或是多添一点,东西也卖得快。
就是这鸡蛋菌和芝麻菌价高,一直没人买,方竹还想着要不要便宜卖算了。
没想到运气不错,最后来了个穿着长衫的大叔,全买走了。一共还不到两斤的菌子,得了二十文。
“要是天天都能捡菌子就好了。”方桃把沉甸甸的钱袋子递给姐姐收着,黑亮的大眼睛有些发直。
“想什么呢,若是天天捡,这菌子就更不值钱了。”
“也是,”方桃收回幻想,帮着收拾东西,“不过我们可以天天捡鸡蛋,比菌子还好卖!”
方竹也发现了,买鸡蛋的人是真多。
不过这也不奇怪,县里的人虽然日子比她们好过,也不可能每家都顿顿大鱼大肉。鸡蛋也算半个荤菜,煎炸煮炒都好吃,一个还只要一文钱,大部分人家都能吃得起。
但养鸡味儿大又招蚊子,还容易吵着人,在县城里定然不合适。大家伙儿都只能买蛋吃,那可不就好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