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姝冲雁使一眼色,雁远便退出了厢房。
有庄姝在,王妃精神好了不少,双珑心下也不免松快许多,见室内昏暗,又点了根蜡烛。
庄姝小坐片刻便见雁远回来了。
她怪道:“怎么这般快?”
雁远说:“这甜粥是玉芙姐姐煨在炉子上的。”
原是玉芙想到王妃说不用晚膳,又怕王妃醒来要吃东西,在寺庙不同在王府方便,她便在熬药的时候顺手熬了甜粥。
正巧雁远去熬粥,玉芙得知庄姝劝动王妃用粥,便将甜粥盛了出来让她端来。
庄姝道:“原是如此。”她接过白瓷碗坐到床边,“阿姝服侍王妃用甜粥。”
王妃点点头,面上不显,心下却有一股暖流涌过。
用过甜粥后,玉芙将煮好的汤药端来,庄姝又服侍王妃用了药。
直至王妃睡下,庄姝才带着雁远离去。
第33章
挑选实是家世不显赫,唯恐将来委屈了……
翌日,庄姝在寺庙中悠扬的钟磬声中醒来。
此时时辰尚早,微弱的光线从菱花纹的窗棂射。入禅房内,庄姝侧躺着静静地聆听者屋外动静。
待敲钟声结束,屋外便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庄姝翻了个身,心底总有几分怪异的感觉,一时间又摸不透。
“娘子醒了?现下可要起来?”雁远在外屋听到了内室的动静,出声询问。
庄姝还记挂着王妃的身体,便应了声起来。
雁远进内室点上蜡烛,庄姝坐了起来。
此时长琴从屋外带着洗漱用物进了内室,一脸高兴道:“娘子,今日停雨了。”
庄姝这才惊觉自己方才奇怪的是什么,连日未停的雨声,今早并未听见,她一时竟未察觉。
万幸,连日的雨终于停了。
庄姝梳洗完毕便带着雁远去了王妃厢房。
此时王妃也起了,玉芙正在替她梳妆。庄姝便在旁边小坐一会儿。
双珑同另一个小婢女提着一个小食盒进来道:“方才寺中的小沙弥送来斋饭,带了个好消息,道是城外排水渠已挖好,丑时开始城内的水就渐渐退了。奴婢瞧今日约莫会是个晴天,待城中退了水咱们便可下山回府。”
王妃闻言一喜,便问:“可有世子与王爷的消息了?”
双珑道:“奴婢遣了人下山给方总管带话,若是王爷同世子有消息必定第一时间将消息送来寺中。”
“好好。”虽是如此说,王妃仍放心不下。
前日听说在城外挖渠的官兵有几人被洪水冲走了。穆竣尚在城外,也不知如今城外是何种情形。
庄姝对此并不知情,她只当王妃记挂王爷与世子,直至在柳四娘和彭尚意处才知此次城外情况十分凶险。
今日果然同双珑所说是个大晴天。
一扫连月的阴雨,暂居在福鼎寺的夫人娘子们纷纷去在寺中拜佛烧香,祈求家中一切平安。
庄姝父母的排位便供奉在福鼎寺中。她自王妃处离开,便前往寺中给她爷娘烧了香,又在二人牌位前跪了半日,说了些她的近况。
一行人在寺中用过饭,山下依旧没有有消息传回。
平阳王妃心焦坐不住,饭后便带着双珑去了经房抄写经书。
王妃去抄经书,庄姝便无甚事。
昨日听柳四娘说曹家女眷也在寺中,午后便叫了长琴去打听曹家所在禅房,准备去寻尚意说说话。
彭尚意如今是曹家新妇,不比从前在家中自在,以前同庄姝见面只需让婢女同母亲说一声便可。今日庄姝相邀,她得了曹夫人的准许才携婢子离开。
庄姝和柳四娘所在的禅房前有一株百年老槐树仍旧枝繁叶茂。
眼下二人便坐在这株槐树下纳凉。
雁远替二人斟了茶,茶香缓缓升起,天热,她将茶水放置一边待凉了才给二人递上。
柳四娘一扫前些日的幽怨,语气中带着几分轻快:“如今天晴就好,待城中退了水便能回府了。你不知,我昨日睡得极不踏实,总感觉身上有虫子在咬我。”
庄姝亦有同感,劝慰道:“许是两月下雨湿气重,寺中被褥也受了潮。今日天气好,不若将房中被褥拿出来晒晒,兴许好些。”
“一早便叫人晒了,只是这寺院的禅房总归比不上家里舒服。”柳四娘又道:“府中可有王爷和世子的消息?”
庄姝摇头,柳四娘叹气道:“我阿耶也未有消息传回,也不知城外是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