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渠道建设,只能说是初步框架搭建完毕。”
“京津唐地区,几个核心城市,已经有了我们的一级代理商,但是除此之外的北方广大地区,也就只有零零散散几个点位。”
“至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一些重点城市都有空缺,比如姑苏市,HZ市等等。”
“而川渝地区更不用说了,只有余州和成度两个城市有相关点位。”
“可以说,工作做得还很粗糙,也有很多地方急需梳理。”
张林最后似乎有些惭愧地总结道。
不过王建军对此并不这样看。
青云科技这家公司,本身就成立不久,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能够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些核心点位给布局好,这本身就代表了张林工作能力较强,以及工作态度极为认真。
其他的公司,渠道下沉,那可都是花了大量的真金白银,用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功夫,这才下沉成功的。
就算是前世在线上渠道做得极为成功的小米,后面也是慢慢布局渠道。
为何?
只做线上不就好了吗?
非也!
线下渠道客源的相对稳定性和下沉客户的老带新,其实才是一个品牌公司成功的核心之道。
而前世雷布斯是做程序员出身的,开始不知道渠道的重要性。
王建军自然会避免走他的弯路,而在青云科技一开始,就在渠道建设上下功夫。
“周总,你说说看,你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王建军不置可否,而是向一旁的周云生问道。
“现在青云科技的两个产品,电插排和智能电灯,都是偏向小型消费者的产品。”
“目前又代工厂进行代工,但是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产品力,但是并没有构建很深厚的技术护城河。”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怎么玩?”
“自建自营店,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自营店需要的成本很高,而我们的产品又太少,只有两个很小的小产品,我们根本无法满足单个自营店的坪效(评估商场销售效率的一个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或一月)每坪(1坪约为3。3平方米)的销售额)要求。”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们第一阶段,依然需要专注于外部渠道商的建设。”
王建军听闻周云生所云,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听就知道,周云生是干营销出身的。
而且是那种从基层干出来的实干派。
王建军现在也是不想先搞自营店。
毕竟,自营店哪里有那么容易建立起来。
投资大不说,基本上一个自营店,少则十几二十万,多则上百万,就两个产品,难道你还租个五平米的店铺,像蜜雪冰城那样搞个小门面?
不怕人笑话!
而且现在青云科技年销售额就一千多万,完全没办法支撑起来自营店的资金需求。
到时候就建个一两个自营店在那里强充门面,那岂不是遭人笑话。
“刚才周总说得很好,那我简单补充两点。”
“搞渠道,是有很多方法搞的,如果我们追求大而全,那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基本上啥也没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