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着,邵芷青又看了看宁施晴。
一个地方,如果已经出了一个足够厉害的人物,确实有可能导致其他人都难以分到对应的地气,得不到多少支持,最终导致其他人都变得平平无奇。
宁施晴现在在鬼界中的地位已经不低了,再也不是最初那寻常鬼差。
哪怕只看宁施晴生前,邵芷青在这村子里待了一些时日,也对村中各种情况有了少许了解,知道村里其他人取得的成就如何比不得昔日宁施晴。
好歹村中其他人到外面打拼,尤其是那些男子,在外出的时候,都是得到过家中全力支持的。
而宁施晴却在从家里出去后,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全靠自己拼搏,才逐渐有了后来的成就。
莫看宁施晴生前住着的还只是普通的出租屋,也只是被困在城中村的一份子,但宁施晴在逃离了村子后,独立打拼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她死去的时候,还恰好是她有机会从那城中村出来的前夕。
但凡宁施晴多活一些时日,她也就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地方了。
宁施晴死后的遗产都是被她生前立下的遗嘱捐赠出去的,金额其实也不算少。
算上起步的艰难,宁施晴能做到那程度,已是不容易了。
不过,邵芷青很快想到另一件事。
一个地方出了不凡人物,虽然也会消耗那地方的地气,但消耗的同时,必然还会得到补充。
人杰地灵,人与地,也是相互成就的。
这里既然有宁施晴这等人,宁施晴现在还会到了这里,那地气怎么也该得到一部分宁施晴给出的回馈,从而得到滋养。
她现在却完全没在看地气的时候看到类似情况。
通常,这只有一种可能。
当地的情况已经很恶劣了,恶劣到连宁施晴给予土地的回馈,都不足以让地气壮大起来。
邵芷青的表情多了几分阴沉。
宁施晴继续轻轻抚摸着地上生长的杂草。
她再伸手,比了一个比现在这一重杂草要小得多的范围。
“如果是正常的年份,这些草现在应该就只生长得这么大,而不是现在这样。野草能够长,但是庄稼……”
宁施晴微微转动目光,看向远方用于耕作的土地。
那就不见得还长得有这么好了。
一起一落,相互对应。
“今年恐怕要艰难了。”邵芷青跟着叹息一声。
生活在这里的人,可能还有某些劣根。
但他们更多的只是自私,还没有坏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时候。可以说他们不近人情,为了利益近乎抛却了人的情感,素质也不算特别好,但他们终究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这些人真的因为气候问题而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境,邵芷青还是会觉得于心不忍。
宁施晴点了点头,又摇摇头。
“是会很难,但也没有那么难。”
现代社会和过去不一样了,国家的实力也强,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因为今年的收成不好,就导致连吃饭都成问题,顶多是一些更高级别的需求受到了影响,无法及时得到满足。
如果是那些靠近大河,处于泄洪区之类的区域,确实会很难,也有可能需要背井离乡一段时间。如果是那些往常就容易干旱的地方也可能干旱到难受。
但是,这些灾难,也没有那么难克服。
起码比起过去天灾一出现,就会导致许多人都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要好得多。易子而食一类的困境,也不会在这片国土上出现。
但艰难的日子,还是会导致人心浮动。
宁施晴回想着往年自己的家乡喜欢种植什么样的庄稼,要换上了现在这样的灾年,又更适合去种植什么。
这就是她的新计划。
现代社会中,农耕看起来已经没有占据那么大的比例,更多人选择了发展别的产业,但农耕依旧是支柱,依旧在稳定着广大的地区。
就算不真的靠土地给的那点收成生活,也有无数人还将那土地当做了依托,依旧宁愿与土地过日子。
现在还会留在这村子里的这些人,大多都是从过去的时代出来的,对土地抱有不一般的感情。
如果宁施晴真的能在土地方面做文章,那她获得村民香火供奉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而这里的这片土地,也将更有可能更快地孕育出新的土地神。
等宁施晴和邵芷青又逛了一圈,大概了解了村中用于耕作的田地的状况,再回到土地庙时,土地庙里已经多了两个人。
宁大伯和宁三爷都在。
这两人亲自经历过的怪事更多,对土地庙就有着更深的信赖。
村中其他人在建成土地庙后,又知道了以后都不能随意使用土地庙里的土地,他们就基本不怎么来了。
宁大伯和宁三爷相信土地庙的灵验,但也因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少再来这里的必要,为此同样减少了到来的次数。
宁施晴突然看到他俩,实际上是有几分惊讶的。
这种惊讶持续的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