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她就听到了宁大伯的絮絮叨叨。
宁大伯虽然不知道宁施晴在这土地庙中的十级地位,但知道之前都是宁施晴和他说,他应该要去做些什么事。
现在遇到麻烦了,宁大伯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来这里,看看能不能将自家侄女找出来。
宁三爷的话没有宁大伯那么多,可说话的时候,也在提着这些事。
村里前面两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好,他们今年快要到决定春季种些什么的时候了,气候变化得连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现在都失去了原该有的判断力,根本不知道自家种些什么才好。
宁施晴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也跟着宁大伯宁大伯娘等下过地,知道村中经常要种的是什么。她不是那个负责做主的人,但相关经验一点都不少。
宁大伯现在就想过来问问,她到底有没有什么建议?
但宁大伯和宁三爷也摸不准宁施晴到底在不在这里。
宁大伯和宁三爷说过自己遇到自家死去侄女的事情,碰到过死去的宁黎安的宁三爷相信村中死去的那些人因为某种原因,魂魄重新回到了村子里,又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但村中也就他们两个是实打实地认出了自己遇到的鬼是谁的,而且之后村中其他人也没怎么遭遇怪事了,一度来过了他们这里的这些鬼魂,就像突然间被什么抹去了一样,从他们的生活痕迹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土地庙还立在这里。
邵芷青听着宁大伯和宁三爷的话,瞅着宁施晴,等着宁施晴决定。
土地庙中不知何时显得幽暗了些。
这种幽暗却并不令人觉得恐怖,反而让人觉得黑暗中似乎有什么能让人觉得安心的东西出现。
被这幽暗笼罩住的人,更容易生出的感觉是,就像外面多了一片飘过的云,恰好遮住了太阳。
只是土地庙内又起了清风,有一点凉意,又不是特别明显。
宁施晴的声音也就在这时传到了宁大伯耳边。
“你们今年……”
那声音断断续续的,似乎传入到了宁大伯耳边,又似乎在传递过去的时候被什么吞噬了。
宁大伯浑浑噩噩地听着,又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没了、风没了,连土地庙中那一点的幽暗都散去了,宁大伯才突然醒悟过来,连忙看向宁三爷。
“三叔,你刚才有没有听到什么?”
宁三爷点了点头。
“听到了。是你们家施晴的声音吧?”
宁施晴离开家乡后,已经许久没有回去。但她到底曾在这里生活过很长时间,其他人怎么都能认得出她的声音。
“她说……”宁大伯遇鬼的次数多了,这次还是特意来找宁施晴的,因此并不觉得恐惧。他只是因为宁施晴说的话而觉得心头沉重。
宁施晴没有直接说让他们种什么,却说了今年将可能会出现的天气。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算是难得的能让庄稼生长得快一些的时间,再接下来,就可能会下好一段时间的雨,再接下来,就是干旱。
就从现在开始数约半年的时间,他们这里就要经历两种和往年不同的极端天气。
连绵的雨,连一点太阳都没有,再到太阳大得几乎要将地面烤裂开。
这刻如何是好?
他们现在,究竟能种什么?
只听宁施晴的描述,宁大伯和宁三爷都想不到,在这种天气下,究竟什么庄稼才能长得好。
庄稼需要一定的天时。如果干旱,缺乏水源,肯定长得不怎么好。
但如果是连续的雨,还要赶上了庄稼成长的关键时期,那更不大可能长出什么样子。
宁大伯和宁三爷都是庄稼人,他俩从土地庙出去,一路走回到了宁三爷家里,又好一番商量,最后才算商定了要种些什么。
他们这里不容易出现洪灾,也不容易出现多少地质灾害,这方面还算是比较安全的。
但他们这里只是排水方便,如果真的连续下了大雨,雨水可以及时地排出去,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怎么考虑过蓄留雨水,再方便灌溉。
毕竟,往年的他们是真的不需要。
山里本来就有一些水源,也有一些用来灌溉的细小河流。大多数时候都是能找到水,较为方便地引到田地里,哪有多大的麻烦?
可宁施晴说的今年极端天气真的极端,雨季让人担心可能再也见不到太阳了,干旱时候又要担心是不是看不到云,那他们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第223章
宁家村行动起来,要挖一个池塘。
这也是宁大伯和宁三爷他们商量过了,才最终决定好的。
池塘若能在雨季蓄满了水,旱季来时,多少能缓解一些旱情。今年的气候要真像宁施晴说的那般不寻常,这池塘就只当小水库用。若气候也没那般反常,村中有谁要用来养鱼什么的,也只管让他们养去。
这些事安排下来都需要时间,又另有该要种的庄稼要一一种下,又耗了一些时日。
随着时光流逝,村中其他人一开始还不大在意宁大伯和宁三爷说的话,觉得挖池塘都是没什么用的活,至于说什么以备干旱的话,就更不让人在意。
村里又有好段时间没有人养鱼了,大家想一想以前鱼塘里又要制氧,又要注意水质等事,就都觉得如果要养鱼,只怕多事做赔本生意,什么用都没有。
但今年的雨季来得就有些迟,刚开春的时候,还有一些野草疯长,似乎长势很不错。等到多过了一段时间,野草什么的就不见怎么生长了,种下的蔬菜之类的作物都看着有些蔫巴,好像只要一没有人打理,就会立刻枯死。
这可和往年不大一样。
往年他们种下庄稼后,不用等多久,就会开始下雨,但雨水不是很多,能保证土地湿润,又不至于让庄稼整天不见阳光。